512防震减灾知识手抄报材料

时间:2022-05-12 09:08:12 来源:网友投稿

512防震减灾知识手抄报材料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512防震减灾知识手抄报材料。

512防震减灾知识手抄报材料

  一、大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

  从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动物异常举动、建筑物的晃动等。

  二、避震要点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就有生存的希望。

  1、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2、较安全的躲避地方有:牢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牢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

  3、不应采取的行为:跳楼;使用电梯逃生;在狭窄街巷、高楼大厦、高大烟囱、水塔下、电线杆、高压线、变压器下、天桥、立交桥及各类桥下避震。

  4、身体应“伏而待定”,尽量蜷曲身体,重心降低,同时,双手要牢牢抓住身边的牢固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暴露在物体外而受伤。

  5、保护身体重要部位:保护头颈部: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沙发垫等顶在头上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侵入;保护口、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吸入。

  三、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设法脱险。如一时不能脱险,不要勉强行动,应做到:

  1、要保障呼吸畅通;

  2、要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

  3、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4、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

  5、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推荐访问:防震减灾 手抄报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