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德育论文经典5篇

时间:2023-07-31 16:25:06 来源:网友投稿

德育论文经典题目:浅谈和谐师生关系建立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师生关系就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论文经典5篇,供大家参考。

德育论文经典5篇

德育论文经典篇1

题目:浅谈和谐师生关系建立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学生要发展,教育质量是关键。实践表明,师生之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我从教已经十多年了,我深知和谐师生关系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我紧记于心并付诸行动中,我把真爱带给我的学生,我爱他们并尊重他们。而学生也看到了我做的一切,从心里和我的距离拉近,我也渐渐感受到了学生对我的感情。得益于这种感情,我的教学成绩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但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也要注意一下几点问题:

1、与学生保持适度的距离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为了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与学生打成一片,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喜欢上某位老师从而喜欢上某种科目,提升教学效果。可是如果和学生走的太近,没有一点距离的话,结果会背道而驰。不能只做慈母,同时还要做严师。我就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由于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想尽最大努力和学生搞好关系,因而从某些程度上纵容了学生。比如我的课上,我从不要求他们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做好,只要他们认真听课,坐不坐正我觉得无所谓,还有如果我在课堂讲到难题,他们讨论我也能接受。刚开学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课上都能保证认真听讲。可当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开始浮躁,有人做小动作或者由讨论问题演变成了说闲话。这个时候我再去管理,就有些难度了,不是他们不服管教,而是他们认为和我的关系好,不害怕我,即使是我在训他们的时候,他们也觉得像在开玩笑好玩。而我心里也有了障碍,因为这群孩子们对我的感情很真挚,平时对我很好,有时候课间会主动和我谈谈家里的事,谈谈自己的心里话,有什么烦心事也跑来和我交流。所以到本该狠狠批评他们的时候,我却有点不好意思把话说太重,而批评的轻了他们不以为意。所以我意识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与学生保持适度的距离,要严慈相济,严中有爱,这是一种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理智的爱。

2、德高为师,坚持原则性

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我要从道德上对自己严格要求,做一个道德典范,这样管教起来学生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遇到比较刺头的学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性,和他“斗争”到底。比如说发现学生上网玩游戏,即使他在家玩,也要管到底,只要老师坚持学生才会妥协。还有一次,我正在上课,有个同学来晚了,“砰”的一声推开教室的门,然后大摇大摆地进来了。我强压住怒火,说道:“谁让你进来的?请出去。”他瞪了我一眼,我瞪着他,有半分钟,他妥协了,最后出去了,又从前门喊了个报告进来了,我松了一口气,这场斗争我赢了,为我以后在班里进行有效的管理打下了基础。不然以后在班里,老师再想管理就难了。所以我认为老师先修身,然后坚持自己的原则,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起来,然后“天下”才能好治一点。

教育专家说,一个成功的老师就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于是我觉得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从教师角度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依赖并且喜爱教师,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而且共同担负任务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行为就会倾向维护这种关系,这样相互间的交往就会促进学习,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学生尊敬、信赖教师,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意见,从而避免由于人际关系而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教师教学态度的事件发生。

德育论文经典篇2

道德是以习惯、舆论、评价、信念等方式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其目的在于协调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法律的根本不同在于道德的内在性。要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道德关系,道德意识的培育至关重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迅速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变。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多元化,大量负面的社会现象和各种非主流的思想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道德滑坡、价值失衡、诚信危机等现象尤为突显。如何切实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应从大学生所处社会变迁的背景出发,提炼出与时代一致的主体素质,培育其内在道德觉悟,最终扩展其社会责任。

一、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培育大学生道德意识的时代条件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与这一转变相适应,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整个中国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如下变化:(1)从地域性向全球化的转变。商品经济带来的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国际化建立起了广泛的交往,使得落后的、封闭的保守的意识突破其狭小的地域和意识范围,走向开放、走向世界;(2)从自然性向自由性的转变,具体表现为血缘意识向自由意识转变。大学生对官二代、富二代的态度或心理是极其矛盾的。他们的怨恨与愤怒是因为各种“二代”们把自己高人一等的资本建立在自己的出生和血缘上面而不是自我创造上面。大学生崇尚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这是自由意识的体现。但是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由于机会和条件的原因在现实中困难重重。因此,大学生对官二代、富二代是既怨恨又羡慕;(3)从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表现为特权意识、等级意识向包容意识、平等意识转变。社会分化、利益分层导致主体多元,传统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的等级、特权、权威等意识以及追求单一理念的宏大叙事逐渐地被“去中心化”、“存在即本质”、“一切皆可”等平等的包容的观念所取代;(4)从群体性向个体性的转变,从群体意识向独立意识转变。商品经济使每一个人都作为独立主体突显出来,大学生主动的对国家、民族、集体、社会的关注程度减弱了,对自我的设计、对个性的张扬、对自身需要的满足成为潮流。大学生喜欢追求个性、时尚、标新立异就是其个体性的表现。

上述这四个转变表明我们的整个时代都处于急剧的裂变之中,包括道德在内的整个文化都处于新旧交替、多元杂存的状况下。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现在没有价值引导、没有道德规范、没有主流思想中前行,而是说这些现成的价值、规范和思想由于没有紧密地与时代的变迁内在联系。因此,在这种急剧的社会变化中难以真正在人心中扎下根基。我们要培育的道德,首先必须是我们时代的道德,是中国现代性的道德。既不能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照搬照抄过来,更不能把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恢复起来。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几年前的“小悦悦事件”就典型地折射出传统血缘道德在现代生活中陷入的绝境:人们的道德行为或意识是根据血缘和亲疏关系来决定的。而18位路人冷漠的反应恰恰表现了现代商品社会道德的消极面:个人主义,每个人只管自己的事。封建道德的流毒和资本主义道德的消极面在现实中共谋或叠加,使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道德正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因此,如何在平等意识、开放意识、自由意识、包容意识、独立意识、个体意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和谐就成为大学生道德培育的理论出发点。

二、个体性的建立是培育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需要的主体素质

培育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首先需要党和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对道德理念的凝练,需要制定道德标准以及建立、落实整个社会的道德培育机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我们仅从微观层面、个体层面谈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育需要具备什么主体素质。

尽管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范畴,但是道德行为却必须由每一个个人来承担。现实的个人才是道德的主体。很多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古代与现代的分水岭就是个体的确立。文艺复兴以来,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明在反对封建神学和封建制度的过程中极大地高扬起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人的个体性也首先得到强调。今天,中国的发展以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文明形态显示了其巨大成就和历史活力。在物质文明充分发展,利益分化,主体多元的今天,每一个人深深感觉到:自然日益被人类改造与陶铸,上帝逐渐被驱逐出科学和生活领域,不合理的旧世界旧社会正在逐步被变革与更新,人的尊严和地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个体性得到彰显。因此,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培育内在的道德意识首先需要具备现代人的主体素质,这就是个体性的建立。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建立表现在如下三个层面:(1)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个体人格意识觉醒。他必须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对象来反思、关注,要有自己的独立感知、思考和判断。这种思考会带来人格的觉醒,也就是意识到个人的私人性、唯一性、一次性。人格就是对自己私人性的自觉坚持,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坚持独立性;(2)个体孤独意识的形成。一个意识到自己的人格,意识到自己的私人性、唯一性、一次性的人,就会把孤独看成人生的根本存在状态,而不是一时的情绪状态,就会需要并拥抱孤独,在孤独中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创造并尝试自己对自己精神的塑造;(3)个体责任意识的建立。个体在内心的孤独中建立起内在的责任意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机制。在内心中建立一个评价的我(普遍标准)对行动的我(具体行为)进行审视、反思。行动的我与评价的我的一致就是对自己负责。哪怕犯了错也决不会推诿于别人。这种内心精神的二元结构,既使自身具有了内在超越性,又显示了主体的社会性。自己对自己负责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社会性的自觉意识。这种内在的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就建立起人的内在的社会性并在人与人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就成为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内在道德觉悟是培育大学生道德意识的核心内容

有了上述的主体素质,道德意识的培育就有了基础。所谓道德培育就是培育人的道德精神、道德意识,这种精神和意识当然离不开现实生活,但是它绝不等同于现实生活,它高于、超越于现实生活。我们在现实中之所以推行了很多道德实践、道德模范学习的活动而效果并不理想,乃是因为我们强调了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内在道德意识的觉醒、道德哲学的养成的重要性。就让我们以康德的道德哲学为例子谈谈大学生的内在道德意识的培养。之所以谈康德,不仅因为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之祖,是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的最大代表,更重要的在于他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他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和《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道德意识培育的三个准则或三条道德命令。

第一个是形式上的道德要求。不管你事实上做什么,或者做与不做,你都要确立一个原则,“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由于感性欲求和现实原因而做出种种不道德的行为,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不道德的。因为这些行为的原则是否合理合法是有标准的,那就是我们的行为和意志不要自相矛盾,要成为像自然法则一样的普遍法则,才能一贯地存在下去。康德列举了四个例子:不要自杀、不要骗人、要发展自己的才能、要帮助别人,它们分别包含了对自己、他人的消极义务:即对自己起码不要自杀,对别人起码不要欺骗,以及对自己、他人的积极义务:即对自己最好发展自己的才能,对他人最好能帮助他们。否则,如果自杀成为普遍法则就会人人自杀,最终就会由于无人可杀而取消自己。如果人人欺骗成为一条普遍法则,大家都知道了是骗局就会无人相信别人,也就无人可骗。如果人人都不发展自己的才能成为普遍法则,社会就会由于懒惰、堕落而毁灭。如果人人都不帮助别人成为普遍法则,社会就会是一个冷漠无情的社会,最终就会由于自私而解散。

第二个是内容上的道德要求。“你要这样行动,永远都把你的人格中的人性以及每个他人人格中的人性同时用作目的,而决不只是用作手段。”[2]人的行为有种种目的,但是总的目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本身。当我们的金钱、财富、地位、名利等其它目的与人本身相冲突的时候,都可以放弃。其它目的都成为人这个目的的手段。上述四个例子就有了新的含义:不要自杀,由于自杀往往是把自己作为手段对社会或他人奉献或者报复,所以,不管你如何行动都不要把自己的人性当作手段而应该当作目的。同样,欺骗他人就是把他人的人性当作手段,以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因此,应该把他人当作目的。发展自己就是以促进自己的人性为目的,帮助他人就是以促进他人的人性为目的。凡是把自己和他人当作手段的事情就不做,凡是有利于自己和别人的完善的事情就去做。

第三个是最高的层次,即主体性道德要求。“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是普遍立法的意志”。[2]每一个有理性者都有资格、有权力、有能力、有必要成为自己的立法者。这就是自律,它使每个意志的主体都挺身而出成为义务、道德、责任的主体。行动的主体因此具有了人的尊严和崇高性。康德的道德命令也许在现实生活中还实现不了,没有任何约束力而显苍白,但是,他给予每一个人最高的尊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世俗的利益和感性的欲望可能会说谎骗人、可能做出不道德的事情。但只要你是一个有理性的人,你就应该知道这是不应该的、是不道德的。这个意识是道德的基础,有了这个意识和觉悟,人就还有救,道德就有希望。没有这个意识,人就可能真正堕落了。道德不是从外面灌输进来的,而是从我们心中生长起来的。每个人都承担着道德的使命。其自身的内在的道德意识就是社会的道德。

四、弘扬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追求个人完善的内在道德意识与追求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的统一,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内在道德意识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因此,培育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应该弘扬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康德内在道德意识觉醒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层次,把追求个人完善的内在道德意识与追求社会进步与人类幸福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马克思17岁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我们有重要启发。马克思指出: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而任何生活都应该以意识到人是一个自由的存在为前提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自由。最有尊严的职业应该是最能发挥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职业,就是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2],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2]因此,“如果我们选择了最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从17岁开始,马克思致力于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马克思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在这一理想之光的照耀下,马克思个人的思想、行动和事业,都散发出巨大的人格魅力,折射出异常感人的精神与道德力量。面对商品经济与西方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面对信念、理想、价值目标在现实的生活中的淡化与缺失,马克思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将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道德培育的重要资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这种强大的精神与道德力量。

总之,在一个变化的时代,培育、坚守我们内在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觉悟,并把这种意识和觉悟变成我们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责任与行动,这就是大学生道德意识培育的核心问题。

德育论文经典篇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而道德信仰处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终极的和最具整合力的部分。因为道德信仰既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与价值依托,又是置于人们内心世界的信息过滤器,它指导着人们对外部世界信息的接受与处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是人们理性信念体系的拱顶石。

反思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是摆在我国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的重要问题。正如有人所评论的,当代大学生“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状态,有文化没有教育,有知识没有思想,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有理想没有实践”。而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所必然造成的后果。因为如学者所指出的,“克服目前德育危机的出路在于确认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从信仰教育的高度构建新的德育理念。”本文试图厘定道德信仰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及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梳理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表现,分析其原因,为开辟重塑大学生道德信仰的路径提供理论准备。

一大学生道德信仰及其意义

当代社会的“道德失范”问题,究其根源,乃是道德信仰缺失。因为道德信仰是关乎到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道德理想人格的设定,它表现为对高尚道德价值及道德终极目标的认同和服膺,并以此来范导我们的行为。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涉及对终极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必须具有对“人之为人”的超越性理想目标的价值想象,否则将消解道德的超越性意义而仅仅沦为“被规训”的动物。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仰和道德信仰呢?信仰在不同的历史文化中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但严格来说,它是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坚定与执着,并以限定的方式规范着人的行为。正如万俊人所指出的,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之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其最根本的特征乃在于其理想目的性以及对这种价值理想的坚定承诺。仰对个体的言行有着支配性和决定性的影响。而道德信仰作为人道德活动的前提,它内在的要求必须以对道德的信仰为基础,以对善的终极追求为目标,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也就是说,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应该做什么样人”的设定,即对道德理想人格的追求,从而实现生物意义上的人向社会人、道德人的转变。贺麟先生曾对道德信仰作了解释,他说:“对人生和人性的信仰,相信人生之有意义,相信人性之善;对于良心或道德法律的信仰,相信道德法律的效准、权威和尊严。又如相信德福终可合一,相信善人终可战胜恶人,相信公理必能战胜强权等,均属道德信仰”。由此可见,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及其价值依据的笃信和奉行,是人们基于道德对于人的必然本质的价值认知,以及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推动而产生的对道德的笃信和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和付诸道德行动的特殊情感。从个体层面来看,道德信仰的本质是人对其自然本性的超越,因为信仰从其本质上看并不是来源于某种物质欲望的需求,而是个体的精神需要,对世界终极解释的需要和寻找自我精神家园的需要,而道德价值的实现则体现了人的本质意义的自由。“人类信仰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主体力图自觉地对现实关系的积极的创造性克服,它不仅是适应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不仅是趋利避害有效有用,而且是合法合理尽善尽美。”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道德信仰对于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道德信仰危机必然引发道德危机,道德危机实质上是道德信仰危机的必然反应。道德信仰一方面使个体对社会核心价值坚信不疑,从而为社会或国家的秩序稳定和有序运作提供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共识、共享的价值基础;另一方面,它无疑又是个体价值和意义的有效保障。而且,道德信仰具有价值整合功能,它能够反思个体价值追求的合理性,从而担保了个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的一致性。道德信仰包含着社会对道德的理性推崇、寄托着现代人们对道德的终极关切及道德人的全部理想与情感。道德信仰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战胜现实的不良影响,养成坚强的道德意志,做一个道德完善之人。因为我不仅要成为具有独特个性之“我”,还要成为具有价值分享能力之“我们”的一员,承担着重要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而从个体性之“我”到社会性之“我们”沟通的精神纽带只有通过道德信仰才可确立,舍此别无他途。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现

道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依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有相当的课程支撑,比如“两课”,但收效却令人堪忧。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

当前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则是指大学生对既有道德价值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缺失的精神状态。其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精神危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价值成为了人们追求唯一的目标,“它倾向于把丰富多彩的、有深刻的和有意义的生活空虚化……没留下任何能够给生活以深刻而又强有力的目的感的东西;激情失落了……生活中除了。可怜而又可鄙的舒适’,没有留下任何渴望。”这种把精神价值世俗化的做法实际上是放逐了精神追求。信仰就是关乎人的精神的,是人对生命生活的终极价值的思考,没有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就无从谈信仰以及道德信仰了。这也突出地反映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即只注重专业课或对于今后求职“有用”的课程的学习,而对于“无用”的人文科学不再有热情。“两课”的学习也仅限于通过考试,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诉求则在大学生的视野之外。对于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以及生活的意义问题缺乏必要的反思。

其二,价值观的冲突。随着传统社会价值的解构,市场经济催生的多样性的追求,以及全球化的浪潮,各种互竞的价值观——特别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中立原则——冲击着价值秩序在大学生心灵中的生成。大学生把价值观的问题完全主观化,相信“存在即是合理”。对于社会和网络中流行的各种价值观念缺乏批判,善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以至于对一些庸俗的价值观不加反思地接受。而在生活中人际间的价值冲突面前无所适从,同学间的小摩擦甚至演变成大冲突。

其三,情感冷漠。道德情感上的冷漠和麻木表现在人只关注一己之私利,而忽略了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责任。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唯我独尊”的意识带人大学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使个人的“小我”逐渐膨胀为衡量社会“大我”的基本圭臬,“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成为最根本的信条,这也使得大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情感能力以及对社会性价值的认同。对同学缺乏包容,对师长缺乏尊重,对弱者缺乏关怀的现象随处可见。而且这种情感的冷漠使得个人处于自己狭小的封闭空间,从而缺乏走进他人,走向社会的决心和勇气。这实际上是“对人性的否定,或者说是人性的堕落。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悬于世的生命,而是融于他人于自身的关系性存在,是‘与他人共在’、‘为他人而在’的”。

最后,对道德认同感降低和行为失范。人们不再认同和敬畏道德的善举,甚至觉得道德就意味着“吃亏”、“傻”。如在大学生中出现对“黑客”的崇拜,对投机取巧的推崇,而对讲原则的人贬低现象。论文作假、考试舞弊等失范行为,只要不被发现,即可谓“聪明”之举。

总之,伴随着道德信仰的缺失,一部分大学生陷人道德人格分裂的深渊,本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却犹如一盘散沙,找不到可以统摄整个生活的核心精神。于是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找些许安慰,但随之而来的失落感、孤独感和空虚感充斥着这些年轻的灵魂。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既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又有当前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本身的弊病。

首先,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一个社会基本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建立在现实的经济生活基础之上,并由这种社会经济生活决定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形态。市场经济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其运行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意义世界的价值信仰截然相反。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市场经济内在特质和经济理性的过度膨胀,是现代社会信仰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市场经济的世俗性和功利性的内在特征,使得社会主体以“经济人”的形式存在,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市场自由竞争中寻找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极容易诱发一些大学生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激发一些大学生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贪得无厌的欲望,从而动摇大学生的道德信仰。

其次,政治化的道德信仰消解了道德的超越性本质。长期以来,政治信仰与道德信仰混而不分,甚至以政治信仰取代道德信仰,特别在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明显。而政治信仰实又仰赖于领导者的个人意志,“这样,政党国家就承担着社会伦理的正当性的证据负担。一旦党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社会伦理秩序就会出现失序。近10年来的情形正是:政党对其意识形态的修改和改善,使由政党国家负担的社会伦理的证据资源出现亏空。”政治激情的消退连带着信仰本身的消解。而当代大学生就是生活在“去政治化信仰”后遗症当中。

再次,社会的转型。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推进,社会层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不公平问题愈来愈严重,德福不一致削弱了人们对道德的想象。而且原本承担社会教化的伦理共同体被瓦解,正如麦金太尔所指出的,由单子化的个体所组成的现代社会失去了整合社会认同的可能,“碎片化”的社会便成为不可避免的现代性后果。社会信仰得以确立的前提是某一特定社会或文化共同体成员的社会认同或价值认同,失去后者,前者就不可能。市场经济“经济理性”的价值逻辑肆虐社会各个层面,使得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市场社会。

最后,文化的娱乐化进一步消解了人的超越性价值追求。虽然网络社会给予了当代人巨大的文化消费空间,但世俗趣味的高涨以及感官视觉的享受放逐了人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当传统文化已经失落,而外来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腐朽的观念被接受之后,让人无法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原本严肃的价值冲突被娱乐心态所支解。

此外,高校长期以来的科学主义取向和实用主义观念,使得德育在与专业知识教育中显得微不足道,造成了道德教化功能的削弱和人文精神的流失。更有甚者,即使在德育中也简单套用知识教学的模式,最典型的做法是以灌输的方式来实施,这就割裂人作为知、情、信、意、行等方面的道德结构中的统一性,同时也脱离了与人的现实生活的联系,无视学生内在精神信仰的形成,无视学生作为人的超越性需要。而且,在德育目标的定位上也存在着重要的失误。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那样,现在高校的德育目标定位上“取法乎下”的策略,使节节后退的德育目标已经退到了教育目标的最低极限了。似乎只要行为符合底线和规范就是有德的行为了。由于德育目标的节节后退没有对信仰危机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底线”在现实利益的诱惑面前不断地被突破这不足为奇了。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贵在道德信仰教育,通过道德信仰教育确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追求美好的生活。而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整个社会道德生态的环境的改善,也需要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的革新。

德育论文经典篇4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情绪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好榜样,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孩子们做到的,首先班主任带头去做到,要求孩子们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要做到礼貌对待每一个学生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就要和同学一起参加劳动。

二、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班主任对孩子们加强日常常规教育和训练,要以《小学生守则》为行为准则,教育孩子们要时刻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利用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首先是训练学生正确读书方法:读书时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在课堂上读书时,时时关注孩子是否做到了。然后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同学们只要做作业,我一边巡视书写格式,一边不停地提醒和纠正不良的姿势。其次是训练学生起来发言时,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而且声音响亮;吐词清楚。对各方面做的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做的不好的进行耐心指导。然后是训练孩子们对人要有礼貌;讲文明;说普通话;尊敬长辈;团结同学;相互谦让,不说脏话,不要乱扔果皮,爱护公物,爱护市政设施,爱护环境等行为规范,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教育孩子们爱护环境,爱护市政设施。

三、对孩子们多鼓励少批评

我国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颜元曾经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干任何事情之前,每个人都希望听到一些鼓励的话语,经常听到鼓励的话语,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如果孩子稍有进步,就给以鼓励,孩子们则会更加努力,下次会争取更好的成绩,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我们当班主任的更应该及时鼓励,表扬他们的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或许,我们的鼓励会给孩子带来好的转机,成绩好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则会更加优秀。孩子难免会有做错事的时候,犯了错误应该受到批评。在批评时,要用淘沙取金的办法,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先肯定表扬其优点,诚恳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的火焰。自尊心是进取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秋瑾说:“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自尊心臂百万金币还要珍贵,它有难以估计的奇功神效。如:学生考试成绩没考好,不要严厉地批评和指责,不要向家长抱怨孩子的不足,而要当着家长的面鼓励和赞美,他在这次知识基础上掌握的比上次进步的多了,书写也写的十分漂亮、工整,但还需要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考个好成绩,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指出了他的不足之处。老师的鼓励一定会给孩子带来好的转机,会更加优秀。

四、爱滋润每一位孩子的心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育的现实生活中看,教师对孩子们怀有赤诚之心,孩子们经过亲身观察和体验,真正看出了老师对自己真诚的爱护,就会敞开心扉,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诲,如现在我班的龙俊陶同学,曾经被别人叫做“笨龙”在我不断关心和爱护下,现在已经成为一位品学兼优的孩子了,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用真诚的爱滋润每一位孩子的心,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树立好良好的班风

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大家庭,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来管理,一套完善的"班规来源与民主。在制定班规时,要调动广大孩子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来参与班级的建设,民主制定班规。在班规的执行过程中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督促孩子们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好的班风,把班级创建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每一位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不断的发掘。良好的班风是班级顺利开展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一个班级要有凝聚力,首先必须加强团结,营造一种健康的班级氛围:班里的事就是我的事,我是班级的小主人。总之,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班级好舵手、好导师;孩子们的好榜样;孩子们灵魂的塑造者。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可我坚信:一份功劳,一分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着的班级朝气蓬勃、井然有序地向前发展时,当看到自己的学生有所成功和收获时,我心花怒放。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实践证明:有了正确地良好的班风、班规,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学习生活,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客观上要求小学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德育论文经典篇5

德育有道

摘要: 几年前马加爵恶性杀人事件造成的轰动,令世人震撼;几年后,药家鑫事件的发生,像一记重锤击打着每个人的心灵。一桩桩学生犯罪的血案向世人敲响警钟。纵观药家鑫的成长经历,同学、邻居评价,他是一个文静、内向、学习好的好孩子。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过人的智商,有优异的成绩,拿奖学金,那算不算是 教育成功了呢? 考试成绩优异,却不懂得与人交往,不懂得控制情绪,漠视生命, 法律意识浅薄,道德标准低下,就是这种所谓的学习成绩很好的“好学生”造成了今日的悲剧。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缺少了什么?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后要怎么培养……

国际教育委员会曾对21世纪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这些培养目标不难看出, 现代教育蕴含的教育理想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 发展,达到整体优化的教育。由此可见教育不单纯是以学生学习知识为主,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造成学生思想、行为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校的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影响。我们要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去改善它,加强道德品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品德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1、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现时由于升学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学校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视升学率为生命线,存在重智力培养轻德行修炼的现象。升学的机制,使得一些教师教育学生采取不当的方法: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对学习差的或犯错误的学生,出言不逊,冷漠歧视,甚至体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这些都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反面“活教材”。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大家都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缺失的今天,我们能否从中感悟到一点什么呢?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之中生活,受不同文化的熏陶,会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因此,教师要注重品德修养,为人师表,积极乐观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以良好的道德品行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

学校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做好师德的建设,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道德品质的传导者,让教师的高尚情操成为学生潜移默化的榜样,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平等、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感染学生,使其实现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2、教师要“教书育人”。

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只教书而忽视育人的教师不能算合格的教师,德育工作应贯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但实际的情况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嘴边挂着的不是分数就是名次,把德育全然抛至脑后。一些教师对德育工作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只是走过场。这种严重错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教师要加强育人的功能。

3、完善管理制度。

培养学生的品德,要把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卓有成效。学校、班集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将学生的行为纳入规范管理,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让学生的行动有规矩,做事有准则。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群育”作用,组织好学生自主管理,使学生达到自我约束,实现文明向上的风气。良好的校园氛围将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达到管理最终目的:将对学生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其内在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执行奖惩机制。

这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激励机制,开展文明班、优秀学生的评选等活动,弘扬正气,宣传模范人物,使更多的学生使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崇尚文明,追求进步,争当先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发现学生行为出现问题,教师应及时予以处理,而且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工作手法处理。对学生消极落后的思想行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使校风纯净严明。情节严重的应对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分,不姑息迁就。

5、推广校园文化,“熏陶育人”。

以学校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阅报栏、报刊、学生文学社刊等多种途径,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及时准确地向学生进行党方针政策、时事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了解社会;追踪和引导校园热点,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身处其中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无声”的德育工作效果。

6、开展丰富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和对榜样的心理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社会上的英模人物,来给学生做有教育意义的报告。邀请政法系统的同志来校进行法制教育。正面教育的多了,灵活真实,对中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从心中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荣辱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我们还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开展活动,例如以“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为题,让学生即兴演讲或辩论,使学生在剧烈的思想文化碰撞中,获取辩证的观点,逐步提高思想认识。学校适应各纪念日的性质,搞文体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电影、进行革命歌曲大赛、文艺汇演等,通过 艺术的熏陶,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以美净化学生的心灵。

7、开展社会实践,让道德回归生活。

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社会生活关系中,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为了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学校可以每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春(秋)游,让学生到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大力组织学雷锋活动,要求学生做好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走向街道、敬老院、五保户,让学生充分体验爱心奉献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只有让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拓展他们的心灵,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

德行修炼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方位协作共同努力。有的人把一切教育归为学校的事,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这种观点是教不出好孩子的。家庭被喻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被称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忽视了家庭教育功能与家长作用的教育事业注定问题丛生。

二、家庭教育不可忽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德育老师,家长的任何言行、思想品质、人格习惯等等都会直接地引导和暗示孩子品行的形成。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家庭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如离异家庭、重组家庭、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等,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对学生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端正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语言,万事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子女过于干涉和过于保护,存在 教育观念和方法上的误区。 教育学者熊丙奇说:“知识、能力和素养是决定人生的三个重要因素,但是根据人力资源理论的相关研究,在人的一生中,从小到大学到的知识所起的作用不到5%,能力和素养才是受用终身的。” 中国式教育的侧重点在知识,而知识水平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花时间越多,学得越好,能力和素养恰恰成为短板,因为它们是无法通过简单延长训练时间、增强训练强度而培养的。大家普遍认为上名校就是成功,这种评价至少是有缺陷的,从终身 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改变这种理念。分数的领先并不一定带来人生的成功,更不一定带来人生的幸福。

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今有郎朗父亲辞掉工作、毅然进京,像看犯人一样,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直到把郎朗送上国际舞台。以爱的名义实施暴力,远比单纯的暴力更加可怕。

坊间流行的“成功学”往往把目标定得过于窄化、物化,似乎只有获得世俗看重的权、钱、名才能算是成功。学校和家长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成功观。成功不一定是更多金钱或者权利的获得,成功的标准其实可以有很多,包括了心灵的充盈与富足。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在失败中获得反思和进步,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人,其他外在的成功是附带而来的,即使没有获得这种所谓的成功,在努力成为优秀的人的过程中,会获得持续的快乐的心灵感受,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家庭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因此,教师必须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教师从中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和教育理念,从而和家长共同分析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构建幸福社会

学校教育并不是封闭的教育,社会上的各种观念和思潮,都会给学生的成长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思想观念形成过程,离不开学生主观努力和学校的教育引导,同时也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今天社会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非文明现象已经严重腐蚀学生的灵魂。或许古代曾子杀猪的故事能给世人一些启示。曾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曾子博学多才,注重德行的修养。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外出,孩子要跟着。妻子哄孩子在家玩,等她回来,就把家里的猪宰了吃。谁知,当她回来时,发现曾子真的杀了家里的一头猪。妻子很生气地说:“我是骗孩子的,你怎么真给杀了?”曾子答道:“我们不能欺骗孩子。孩子年纪小,还不懂事,什么都会向别人学。如果你今天骗了孩子,明天孩子也会学着骗你,甚至去骗别人。你今天言行不一,以后孩子也就会不再信任你,同样言行不一。”

从稚嫩的年龄开始,看着“奇闻怪事”,听着人们对社会的质疑,孩子是这样长大的。不管课本怎么写,教师怎么教,如果整个社会给孩子看到的是为了利益争夺的病态,互相的不信任,严重颠覆孩子的信念,谁能要求孩子的品德高尚,高尚的道德观念从哪开始呢?在一个物质、金钱至上,信任受到质疑的社会里,教师要怎么教导学生的品德呢?

周国平在北京大学做过一篇演讲,题目叫《中国人缺少什么》。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严重弱点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时至今天中国人缺少的不是物质文明,而是精神文明,即真正的灵魂生活和广义的宗教精神,所以没有敬畏之心,没有自律。飞奔在致富的道路上,我们成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在当今的社会里,我们迫切地需要健全法制,规范道德行为,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要从物质主义、享受主义的思想中解脱出来,更多关注人文精神,有精神的追求,精神的关怀,提升公民的精神层次,构建幸福的社会。

德育的弱化忽视,势必带来十分尴尬的结果,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只不过算是个小小的序幕而已。因此,我们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合作,共同努力,连贯而持续地做好下一代的道德素质教育工作,还校园一片净土,为学生创造一片宁静的天空,共同构建和谐幸福的社会。

推荐访问:经典 德育论文 德育论文经典语录 德育论文经典语录摘抄 德育论文范例 德育论文大全 德育类论文 德育论文范文3000字 德育论文2500 德育论文参考题目汇总 德育论文5000 德育论文题目精选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