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新闻特写4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8-04 11: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新闻特写精选新闻特写5月10日17时32分至18时15分,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8个乡镇35.8万人受灾。关键时刻,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迅速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特写4篇,供大家参考。

新闻特写4篇

新闻特写精选篇1

新闻特写

5月10日17时32分至18时15分,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8个乡镇35.8万人受灾。关键时刻,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迅速行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迅速投身抢险救援一线,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实际行动在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践行创先争优的承诺。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换届后的乡村两级党组织接受了一次“大考”,第一时间维护了灾区人民的最大利益。

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岷县各级党组织迅速组织16000多名乡村党员干部,紧急开展救灾行动。转移群众、抢救伤员、道路清淤、排查险情等工作同步进行。灾害发生当晚,及时将1263名群众转移到乡镇政府会议室、干部宿舍和乡村学校等安全地带,同时搭建临时帐篷,动员群众投亲靠友,共分散安置灾区群众2.93万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一位70多岁的农民动情地说:“关键时刻,党组织是冲不垮的堤坝,是我们的主心骨。” 茶埠镇沟门村是受灾最严重的村之一。洪水裹挟着沙石汹涌翻滚,肆虐房屋、道路和河道……山洪的咆哮声、老人孩子的哭声、冰雹猛烈敲打屋瓦的破裂声响彻山村。灾情就是命令。茶埠镇党委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成立了茶埠镇“5.10”抗洪救灾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抢险救灾及灾情核查组、善后工作组。迅速组织全镇8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奔赴受灾最重的沟门村,冒雨进行紧急转移安置,帮助群众抢险救灾,妥善安排生产生活。

禾驮乡石门村在这次灾害中由于撤离及时,全村无1人伤亡。这一切,都应归功以石寿芳为书记的石门村党支部。灾情发生后,党支部在认真查看、核实并分析灾情后,及时动员党员干部和村民,迅速展开了紧张有序的抗灾救灾工作。针对村旁一座主道桥梁被堵,洪水淤积,对村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现状,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突击队及时清除了桥洞内外的树干、电线、车轮等杂物,疏通水流,从根本上消除了次生灾害的发生;面对部分无家可归的村民,党支部动员他们暂时投亲靠友,就近寄住到安全地带的村民家里;针对生活物资紧缺,群众生活缺少保障的现状,党支部在安抚群众情绪、倡导村民相互帮助的同时,积极上报灾情,公平发放救援物资。石寿芳说:“党支部只有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发挥好作用,老百姓才能认可你,夸你攒劲。” 灾区缺电、缺药、缺帐篷,但运输物资的主要通道省道306线(申都段)严重堵塞。救灾必先抢通生命线。5月11日,申都乡党委积极组织协调,发动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调动装载机5辆、挖掘机2辆,组建党员突击队、民兵抢险队、志愿者服务队全力开展工作,从上午8时至下午15时50分省道306线(申都段14.5公里)生命通道被打通,保障了全乡以及兄弟乡镇救灾物资运送和伤亡人员转移安置以及险沟险段人员撤离。“解决好灾区群众的吃、穿、住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整个救灾工作的核心。”申都乡党委书记朱江龙面对灾情掷地有声地说。

李书记可是个大好人!“"没有李书记的帮助,我们今天可能还没有干净的水源!”。.。.。.提起老党员李三个,申都灾区的灾民们个个赞不绝口。其实李三个并不是当地的书记,他现在的身份是修建申都乡人畜饮水工程及河堤修筑的个体老板。他家住在岷县西寨镇上山村,曾在村上当了三十多年的村支书,所以大家都亲切的叫他“李书记”。灾害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中断,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救人!“李书记”立刻调动自己仅有的两台车辆,带上在身边的3个工程队员火速奔向受灾点。天黑了,紧急救灾指挥中心乡政府人影慌乱,匆匆忙忙,办公设备不能启用。“李书记”知道了,赶忙运来了工地上的发电机;没有柴油,“李书记”拿出自己身上仅带的300多元去购买。终于,指挥中心的灯亮了,抢险工作高效展开了!灾民饮水告急,李书记又带上自己的人员出发了。经过一天多的奋战,洁净的水源疏通了,灾民的饮水解决了。然而,“李书记”的工作并未停止,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仍奔波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他常说,自已虽然已离开了村支书的岗位,但还是一名党员,无论在任不在任,心里一定要有老百姓。

一场暴雨,一片灾难,一次考验。面对严峻的灾情,岷县各级党组织迎难而上,全力抗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起了保护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使鲜红的党旗在岷州大地更鲜、更红。

新闻特写精选篇2

新闻特写:小杂粮 大产业

记者现场:观众朋友,这里是山西粮食(小杂粮)交易洽谈会的展销区,来自我省各地市的小杂粮在此次展销会上大放异彩,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客商的目光。展销会上,富含叶酸的鲁村小米、特酿的蜂蜜酒、闻喜的花馍,精装的石磨苦荞面、豆面,还有经过加工的咖啡玉米……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小杂粮立即吸引了许多客商。

采访:SPAR中国总裁托比亚斯:这种品种在欧洲那块非常的健康,现在欧洲人也是买那个有机的杂粮,所以我们对这块特别感兴趣。

采访:IGA大庆市庆客隆连锁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状一:山西的杂粮具备的这种健康、绿色和自然的品质,把它推到市场上,叫它进入大市场、大流通。

在整个展区中,我市展台前格外热闹。本尔昆、鲁村、范庄、相府庄园、九康、彤康……这一个个我市小杂粮的优质品牌,倍受客商青睐。

采访:味利达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晋军:今天上午这个形势非常好,已经有一家河南信阳的和北京沃尔玛的几家企业和我们进一步洽谈,有三四家企业。

采访:山西九康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勇:刚才有好几个客户过来有签约的意向,有湖北的、有北京的,有安徽的,还有河南的。

采访:皇城相府生态农业区销售经理曹小强:我们可以看到别的地区的包装、设计,还有质量方面的,可以取长补短,互补吧,对我们也是一个促进。据了解,目前,我市粮食种植面积为280万亩,总产量为92万吨,小杂粮仅占其中的85万亩,年产量为12万吨。因此,在我市气候、环境、土壤等优良条件下,小杂粮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采访:晋城市粮食局局长刘金峰:通过龙头项目带动销售,以销定产,拉动我们晋城小杂粮的发展,作为一个产业,特别是老百姓增收的一个渠道,我们一定要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

采访:山西省粮食局局长杨随亭:晋城是我们山西出杂粮的一个市,杂粮的品牌还是不错的。我们想通过这次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把这小杂粮的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还计划在晋城搞一个交易中心,不但要面向全国,我们还是要走向世界。

(晋城台记者赵亮、董亮、丁磊报道)

新闻特写精选篇3

新闻特写

“飞天” 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洁然 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 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五一三六,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17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赏析: 这篇优秀的新闻特写,再现了吕伟跳水夺冠的镜头。第二三四段把这精彩的瞬间镜头 ——“五一三六”动作分解开来,用几个“定格”的画面:“飞天”“转体”“入水”加以展示。放慢“镜头”,细致描绘,用文字描绘画面,从多方面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以及想象力,似观看影视特写镜头,清晰而逼真,产生一种亲临其境,亲观其景的感觉。

《漫步在无人区》原文

理查德·科雷默

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无人区。在走过两英里的大道上,阒无一人。这时才深深感到,人是不可少的,人像房屋、篱笆和田野一样,是风景的组成部分。这里距黎巴嫩南部边界只有8英里,介于法塔赫突击队最后一个哨所和以色列的前沿阵地之间,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就在48小时前,人们还在院里向它们撒过谷粒。

这里,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一样,只不过没有岩桨而已。一切都静止不动了。就在空空的房屋旁,堆着一筐筐橘子,没有任何人去碰它们。打断的电话线乱糟糟地盘在电线杆上,已毫无用处。一个自来水龙头正在往外淌水,流出来的水在地上形成了小溪,然后一直流到一块曾经是花园的低洼地里。

这里,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赶快隐蔽起来,等到你钻到橘林里,仰望天空,察看是否有飞机之后,你立即会觉得自己太蠢,神经过分紧张。

确切说来,这里也有声音,而且十分嘈杂。附近就有真正的飞机和高射炮。当炮弹砰砰地落到山坡上时,羊群四处逃窜,一个劲儿地叫唤,沟里的青蛙也呱呱呱呱,叫声不绝。

但是,只有人的声音,如小孩的哭声、机器的喧嚣声,或是人们的笑声,才能打破这死一样的寂静。没有人,在两个世界之间的这块天地里,死一样的寂静永远也不会消失。

就在法塔赫最靠近前线的一个哨所后面,一群挎着克拉什尼科夫冲锋枪、戴着流行的贝蕾帽的不到20岁的小伙子正在安闲地聊着天,他们已在这里紧张地度过了好长时间。

人们对以色列人的恐惧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不时地监视着空中的动向。就在这48小时内,他们不时地在街上和田野里轮班站岗放哨。

他们随时都在移动,有时也参加战斗,但多数时候是移动,而且越来越往后撤。

按以色列人的说法,这里是法塔赫的天下,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突击队员,十岁的小孩也会使用半自动步枪。这样,法塔赫的天下由北向边界推进,现在已靠近古代地中海的港口泰尔。尽管行动和谈话有些混乱,但仍然是有组织的。

两天来,面对以色列的强大进攻,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不得不边打边撤。

“我们无法对付这样强大的炮火,”在泰尔的一位突击队军官说,“抵抗没有用,如果那样做,就太愚蠢了。”

在海岸附近的村庄和营地里,突击队员们的复仇心理还是十分强烈的。“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军官说,“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

在最靠近前线的一个哨所,每张脸上都满是恐惧。谁也不知道以色列人是否会卷土重来。老百姓已开始转移。最近两天来,一车车难民都相继离开。昨天晚上往北开的一辆轿车上装满了16个人,3个人在前面,座位中间是4个小孩儿,后座上挤了5个人,车后的行李箱上还露天坐着4个人。

人们在街道和田野上不停地移动。

最后一道关卡的突击队员听到脚步声,感到十分惊讶。“不行,请不要向前走,”他们说,“以色列人就在附近,他们见谁都杀。”

然后,一切都过去了,寂静开始降临。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漫步着,到处都是48小时以来暴力留下的纪念品。

一辆轿车斜停在路边上,燃烧发出的臭味说明了以色列空中袭击的准确性。烧得发焦的车身就架在光光的车轮上。轮胎在车爆炸后就全烧光了。

灌木丛中长满着雏菊,空气里散发着忍冬的芳香。东边山坡上传来爆炸声,间或夹杂着小鸟的欢叫声。

突然,在前面拐弯附件,有一个短波无线电天线伸向空中。再往前走,两轮以色列重型坦克屹立在道路两侧,炮口直指法塔赫土地。

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在大道两旁,地里的庄稼已收割完毕,美国制的小型运输车在原野上驶来驶去。以色列人已迁了进来,他们带来了新秩序。

记者的出现使他们有些狼狈,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往那边走。”坦克上面的一个士兵讲道。他指了指路上一处地方,然后就再也不回答任何问题了。“上级不让我们讲话。” 他说。

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这里的通讯是靠无线电,没有人声,只有隆隆的机器声。

机器周围约有50名士兵。他们默默不语地从我身旁走过。有几名士兵呆若木鸡。有一名士兵微笑着。在一块地中间,一群步行的士兵还在收听以色列电台播放的摇摆舞音乐。路那头,巴勒斯坦人脸上满是恐惧,而这里的以色列人则是愁容满面。“他们在这儿将我们团团包围,”一个长着雀斑的士兵说。他朝西望了望橘林,地中海离这儿只有150码远。

“我没法告诉你,就在那边树林里是否有恐怖分子。”

另外一名士兵抱怨小型运兵车没有铁甲。“它们是铝制的,”他说,“就连一粒普通子弹也能穿透。”

第三位士兵打断了他俩的话。“别吭声了。”他说。

一位少校开着吉普车走了过来。他臂上佩戴着联络官的臂章。他们在研究是否强迫记者离开这里。谁也不会料到会有人在法塔赫土地上步行穿过橘林。

少校说,以色列军队今天不会到什么地方去。“如果你问我,我不是总理,”他说,“但是,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

他车上的报话机中有人喊叫,他草草回答了几句话,就上车了。

“你还要回去?”他朝路那头望了望,怀疑地问道,“你真是发疯了。”

教学指导

一、内容综述

1970年9月约旦当局驱逐巴解组织后,巴解总部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一万余人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境内,在黎巴嫩南部建立营地,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区。1978年3月,以色列以报复巴解游击队法塔赫为由,出兵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区。这篇特写就写于此次战争的间歇期间。作者深入位于以色列阵地和法塔赫最靠近前线的一个哨所之间的战争腹地,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观察、体验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交战双方的心理状态,真实记录了巴以战争战场的可怕景象。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至6段为第一部分,作者细致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死寂景象。7至17段为第二部分,描绘的是法塔赫突击队员的行动与微妙心理。18至21段为第三部分,作者直接描绘了战争造成的破坏。22至34段是第四部分,描写的是以色列的阵地以及以色列人的心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文有两个描写的重心:一是战场的环境氛围;一是战争双方的心态。

课文一上来就把记者对于这片区域最突出的感受传达给读者,“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无人区”。这就像写景散文一样,给文章定下了一个恐怖的调子。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在走过的两英里的大道上,“阒无一人”。正是由于人的缺失,沿途的景物、声音都失去了意义。在正常的生活中,“蹦蹦跳跳的鸡群”“房屋”“一筐筐橘子”“电话线”“自来水龙头”“花园”,都预示着生活

的祥和与安宁,但当“房屋”成了空空的、“一筐筐橘子”没人收拾、“电话线”被打断了、“自来水龙头”随意地流着水,原先安宁的氛围顿时变了样:整个村庄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古城一样,笼罩在“死一样的寂静”中。同时,这些修饰词也表明战争是突然开始的,人们没有来得及收拾就匆忙离开了。这种“寂静”并非单纯的无声状态,而是一种恐怖的氛围。因为周围也有嘈杂的声音,像炮弹的“砰砰”声、羊群慌乱的叫声、青蛙的呱呱声,但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喧嚣,没有人声,没有“孩子的哭声”“机器的喧嚣声”和“人们的笑声”,它们引发的只是恐怖和不安定感。

在第三部分,作者又一次写到了战场的环境。如果说第一部分的描写侧重环境氛围的烘托的话,那么这一次则是直接揭露战争的残酷性。在作者笔下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难民的匆忙转移,人们留下的一摊摊血迹,汽车被烧焦了,燃烧发出一阵阵臭味。这些景象与自然景物中的“雏菊”“忍冬”“小鸟的欢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隐约透露出反对战争的主旨。

在这场战争中,交战的双方有着不同的心态,作者分别用了一个部分进行描写。巴勒斯坦这边,面对着以色列的强大炮火,法塔赫突击队员不得不边打边向后撤,虽然有些“混乱”,却“仍然是有组织的”。在紧张的48小时之后,他们才有了片刻的安闲。但这种安闲掩盖不住他们对以色列人的恐惧,他们仍然需要“不时地监视着空中的动向”,因为“谁也不知道以色列人是否会卷土重来”。在他们身上的另一种情绪则是强烈的复仇心理。通过法塔赫军官的话,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

在以色列这边,有着不同情形。他们是率先发动战争的一方,有着充分的准备,所以他们的阵地显得很整齐,他们用“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带来了一种新的秩序。相对于巴勒斯坦人的恐惧,以色列士兵则是“愁容满面”,他们抱怨着作战的艰苦,抱怨着装备的问题,抱怨着法塔赫的恐怖式袭击。此外,他们面对记者时的谨慎,又显示出他们率先发动战争所遭遇的道义上的尴尬。

二、写作特点 1.第一人称的讲述。

这是一篇亲历式的报道,文章笔下所记录的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主要用了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把自己的采访经历直接展现给读者,这样写可以使读者获得“亲临现场”的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富有多方面的感观冲击力。更值得注意的是课文“第二人称”讲述方式的运用,这在新闻报道中是很少见的,因为它会影响报道的客观性。课文中有两处用到了第二人称:一是“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二是“这里,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赶快隐蔽起来,等到你钻到橘林里,仰望天空,察看是否有飞机之后,你立即会觉得自己太蠢,神经过分紧张”。这两句一个诉诸视觉,一个诉诸感觉,通过第二人称的运用,作者巧妙地将读者直接拉进景物中,用读者的眼睛去观察,用读者的感观去感受,反而拉近了环境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环境的感染力。

2.真实对话和直接引语。

在当代新闻报道中,人物的对话和直接引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和必需的特征,它们可以使读者感到与当事人发生最密切的接触。见缝插针的直接引语,自然地展现了人物的情绪、情感和实际的背景。在课文中多次直接引用巴勒斯坦官兵和以色列士兵的话,来反映他们微妙的心态。比如巴勒斯坦军官的话:“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既表现了法塔赫突击队员的顽强,又突出了他们强烈的复仇心理。而以色列士兵的话“上级不让我们讲话”,“别吭声了”,则表现出率先发动战争的以色列面对国际舆论时的谨慎和尴尬。当记者穿越巴勒斯坦哨所向以色列阵地前进时,巴勒斯 坦士兵说“不行,请不要向前走”;而富有戏剧性的是,当记者从以色列阵地返回时,以色列军官也说了同样的话:“你还要回去?”“你真是发疯了。”这种相似性,表明他们都把对方当成最凶残的敌人,这充分反映了巴以双方的仇恨和隔阂。

3.描绘细节。

新闻特写中最具文学意味的表现手法就是描绘细节。但完美的描绘不是靠堆砌形容词,而是靠记者的细致观察,借助鲜明生动的笔法将读者吸引到新闻报道的氛围和情境中来。在描写“无人区”“死一样的寂静”时,作者选择了许多富有特征的景物细节,像“空空的房屋”、没人收拾的“一筐筐橘子”、“打断的电话线”、流水的“自来水龙头”,使人联想起48小时前这里热闹而平静的生活。在两相对比中,人的缺失对于景物的致命影响明白地显现出来,从一个侧面描绘了突如其来的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破坏。在描写“暴力留下的纪念品”──“烧得发焦的”汽车、“一摊摊血迹”之后,作者捕捉到了这样的细节:“灌木丛中长满着雏菊,空气里散布着忍冬的芳香。东边山坡上传来爆炸声,间或夹杂着小鸟的欢叫声。”雏菊、忍冬的芳香、小鸟的欢叫,这本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但在爆炸声的伴奏下,这些景物却显得如此不协调,它们与前面“烧得发焦的”汽车、“一摊摊血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不动声色中,作者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对和平的呼唤得到了强有力的表达。另外两个细节:“美国制的小型运输车在原野上驶来驶去”和“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看上去像是随意的点染,却暗含着对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美国的谴责。

三、思考与探究

一、漫步在这片被战火焚烧过的无人区,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摄取了哪些画面来描绘这种感受?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记者对于这片区域最突出的感受是“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无人区”。作者选择了许多富有特征的景物细节,像“空空的房屋”、没人收拾的“一筐筐橘子”、“打断的电话线”、流水的“自来水龙头”,来表现人的缺失带来的景物的质变:整个村庄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古城一样,笼罩在“死一样的寂静”中。

二、下面的句子都有很强的画面感,仔细揣摩,说说作者蕴含其中的“画外之音”。1.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就在48小时前,人们还在院里向它们撒过谷粒。

2.灌木丛中长满着雏菊,空气里散布着忍冬的芳香。东边山坡上传来爆炸声,间或夹杂着小鸟的欢叫声。

3.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

4.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揣摩富有意味的句子,体会作者暗含的情感倾向。

1.这句话反映的是48小时内这片区域的变化。48小时前,人们的生活是安定而平和的;但是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它赶跑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使村庄成为一片空荡荡的区域。这里从侧面描绘了战争的巨大破坏力。

2.雏菊、忍冬的芳香、小鸟的欢叫,这本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但在爆炸声的伴奏中,这些景物却显得如此不协调,它们与前面“烧得发焦的”汽车、“燃烧发出的臭味”、“一摊摊血迹”以及后面的“爆炸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在不动声色中,作者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对和平的呼唤得到了强有力的表达。

3.坦克是武力的代表,以色列用武力征服了这片区域,带来了一个由霸权和强力组成的新秩序。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于武力和战争的嘲讽。

4.这句话暗含了对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美国的谴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有着民族冲突、领土争端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大国之间的利益和争端。

三、面对这场48小时的劫难,战争的双方──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分别有怎样的心态?课文是怎样刻画的?作者有怎样的倾向性?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作的一个特点──直接引语,并体会作者的倾向性。巴勒斯坦人充满了对以色列人的恐惧,在片刻的休整之中,他们仍然需要“不时地监视着空中的动向”,因为“谁也不知道以色列人是否会卷土重来”。在他们身上的另一种情绪则是强烈的复仇心理。通过法塔赫军官的话,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相对于巴勒斯坦人的恐惧,以色列士兵则是“愁容满面”,他们抱怨着作战的艰苦,抱怨着装备的问题,抱怨着法塔赫的恐怖式袭击。此外,他们面对记者时的谨慎,又显示出他们率先发动战争所遭遇的道义上的尴尬。

对他们的心态的描写与刻画主要是通过直接引用他们各自的语言表现的。作者看似客观叙述,实际上也含有一定的倾向性。在描写以色列的阵地时,说:“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以色列人已迁了进来,他们带来了新秩序。”这都暗含着对以色列率先发动战争,用强力征服别国的道义上的谴责。

四、相关资料

描绘细致引语巧妙(程道才)

这是一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它用不长的篇幅,把1978年巴以战争战场的可怕景象和双方士兵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

这场以色列人挑起的战争,使巴勒斯坦人民深受其害,48小时之前还是人欢马叫的村庄,现在竟变成阒无一人、死一样沉寂的无人区。记者用自己犀利的笔,把这种死寂景象刻画得历历在目:路上没有行人,“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这里,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一样,只不过没有岩浆而已”;“就在空空的房屋旁,堆着一筐筐橘子,没有任何人去碰它们”;“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记者还描写了斜停在马路上的一辆轿车,因为司机遇害而无法行驶;描写了五辆着火的汽车,“烧得发焦的车身就架在光光的车轮上”;描写了以色列的重型坦克,“炮口直指法塔赫土地”,“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光,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这些描绘性文字,用事实记述了侵略战争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以色列侵略者的凶残,揭露了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人屠杀巴勒斯坦人民的丑恶嘴脸。记者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和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恶,透过上述描绘性文字,表露无遗。

善于使用引语,也是该报道的显着特点。报道在多处引用巴勒斯坦官兵和以色列士兵的话,来反映他们的心理特征。如“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以色列人就在附近,他们见谁都杀”等引语,既表达了巴勒斯坦战士的顽强战斗精神,又反映了他们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恨;而引用的“我没法告诉你,就在那边树林里是否有恐怖分子”等引语,则披露了以色列军队色厉内荏的心理状态。这些引语,既增强了报道的思想性和人情味,也使报道的行文富于变动感,给人以新意。

(选自程道才主编《中外新闻作品赏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新闻特写精选篇4

新闻特写范文

[ 日期:2010-10-18 | 作者: 记者网整理 ] 【大 中 小】 收藏到:

新闻特写是新闻记者常用常写的一种新闻体裁,是新闻报道增强现场感的一种有力武器,特别是对于平面媒体来说,新闻特写就是弥补先天不足、用笔描述新闻现场的利器。新闻特写的写法记者网已有介绍,请参阅《新闻特写的写法》这篇文章,不再赘述,现在为您提供一篇新闻特写范文,以参考揣摩。

这篇新闻特写范文并不是什么新闻特写的优秀作品,其实还是一般记者的一般性新闻特写稿件。用意是,入门作品更容易使人在新闻特写的写法方面“上路”。因此,不必纠缠于这篇新闻特写范文的质量,只要是“像模像样”就可以了,您可以登着它向上提升。新闻特写范文:

新闻特写 :书记大接访的一天

一条长桌,五六把日字椅,一边是县委书记,一边是来访群众,中间不足三十公分之隔,进行“官民”零距离接访交流。

(书记现场音:“你们现在到这里来,等于把任务交给我,我会给你处理好”)这是县委书记XX在接访过程中说的一句话。接访过程,XX书记更多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彼此间亲切交流。(现场音:X书记与群众现场谈话的声音,具体解决的答复)

接访完毕,书记与来访者握手道别,使原本犹疑而来的来访者,最终满意而归。(采访:城西12号安置群众对解决水沟问题满意)

这就是昨天,县委书记与群众面对面接访的程序。

早上八点钟,盛夏的阳光格外明亮,阳光照耀下的县政府大楼金光闪闪。县政府大门入口处竖有醒目指示牌,迎候群众的来访。炎炎烈日难挡来访者的热情,陆续而来的不访者中有农民、有失业人员,也有当地居民。因为诸多原因,今天他们都带着困拢他们多年而未能解决的问题,怀着信任与希冀走来,亲自面向县委书记,要把一直压抑在胸中的意愿给予反映,并希望政府部门能加以合理答复或解决。

经原县政府大门走入,便到了接访会场。会场分为来访登记区、候访区与接访区三个区域。在前台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引导下来访的群众,先登记,接着在候访区等待,再到县领导接访区或是县直部门接访区接受来访。候访区安排在树阴下,并搭建有遮阳帐篷,配有百多张塑料椅、落地风扇、饮水器等。口喝的群众可经饮水器自取水喝,九点半钟左右,候方区便坐满了人,周围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按顺序序把来访者引向县直单位接记区或领导接访区进行接访。

画面中的这位头发花白老人叫余奇梅,今年82岁,家住河西。他于解放前参加抗战工作,打过游击,上过朝鲜战场。因为历史政策原因,没能办理享受离休待遇的他,目前仍住在破房里,生活较困难。老人家要求政府考虑他情况,给予照顾。针对这一情况,X书记要求县委组织部门在政策前提下,考虑实际,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好老人家。

居住在县城南宁路二巷的征地拆迁安置户姚小莲等反映,十多年来,出入他们家的主要道路,虽然隔街不足十米之远,可至今仍是泥土路,雨天泥泞不湛,行走不便,望政府部门加以重视,帮助实现该路段硬底化。(采访现场音:。。)(采访姚小莲等人:。。)

接访完最后一位来访者,已是下午六点多了。汗水打湿了书记的衣衫,额门汗珠粒粒。X书记微微起身,认真整理桌上一张张的领导接访登记表。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张纸,但在县委书记的心里却是实实在在的民情与民意。

这篇新闻特写范文“特写”因素不足,细节描写有待加强。希望读者在此基础上思考自己如何写作。

推荐访问:特写 新闻 新闻特写精选段落 新闻特写精选段落摘抄 新闻特写经典范文 新闻特写新闻 新闻特写最新 新闻特写2021最新5篇 新闻特写简短 新闻特写这么写 最新新闻特写范文 新闻特写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