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篇)

时间:2024-08-23 17:00: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难题、成因及破解对策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以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加强乡镇干部队伍的配备和管理,提升干部队伍的干劲和活力,破解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难题。长期以来,乡镇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流动过频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乡村振兴。乡镇及上级党政机关必须加大政策支持,为乡村振兴集聚力量,充实乡镇干部队伍,让懂经济、懂农情、懂治理的“三懂”干部人才服务乡镇,通过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一、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难题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乡村,乡村振兴靠乡镇干部引领。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

  (一)干部人才“进不来”

  影响和制约人才进入乡镇机关的因素很多,重要原因是“身份”壁垒导致很多治理良才不能闯过公务员考试关。因此,要引导更多治理人才向乡镇机关流动,应调整乡镇公务员考试“门槛”,加大乡镇人才引进政策的创新力度,逐步形成人才引进的“政策高地”,突破乡镇干部人才“入口”瓶颈。

  (二)机关庸才“出不去”

  受公务员编制制约,存在个别不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没有及时‘下来’,仍然留在领导岗位上的情况,干部队伍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盘活,影响干部合理使用且其潜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进入公务员体制后,有才无才都一样端铁饭碗,进得来,上得去是奔头,但“出不去”、“下不去”现象制约着乡镇干部人才新陈代谢。没有“出口”的淘汰机制,乡镇干部容易滋生散漫慵懒、不作为等行为,甚至脱离本职工作,影响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

  (三)本职工作“干不动”

  乡镇干部出现本职工作“干不动”现象,可以理解为“职业倦怠”、“职业枯竭症”。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情感、精神与体能上入不敷出、身心俱疲的枯竭感觉。

  (四)干部人才“留不住”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时常陷入“留人难”的窘状。待遇低、离家远、责任大、平台小、任务重、配套设施不完善、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原因,都可能成为乡镇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逃离“围城”的理由。为避免过度“逃离基层”现象造成人心思动引发基层工作的“蝴蝶效应”,各地相继出台了最低服务年限来限制乡镇干部调离乡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人才逃离这一问题。但治标不治本的“强留”政策,并不能解决干部逃离基层的客观现实。每一个身处基层的干部都清楚当前干部选拔任用上留给乡镇干部的“位子”很有限,很容易触及晋升的“天花板”。

  二、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难题的成因分析由于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层待遇不高、资源短缺、出政绩难

  和人才朝着城市单向流动等原因,导致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稳定差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乡镇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分析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难题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有助于推动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制度的创新与改革,着力优化乡镇干部工作的环境,促进干部队伍健康成长,助推乡村振兴。

  (一)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难题的主观原因

  1.认知层面。由于发展滞后,通过媒体报道及自身对主观心理评判,普遍认为乡镇条件艰苦,出现认知心里“落差”,打起“退堂鼓”,产生抛弃乡镇工作的认知心理。

  2.本领层面。当前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对乡镇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乡镇干部队伍本领恐慌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3.人际层面。基层的人际关系复杂多变,不处理好同上级领导的关系,工作开展和职务晋升方面就得不到支持,工作业绩也难出彩;不培育与群众良好的干群关系作基础,在事务性工作较多较复杂的基层工作,就会不懂民情、不解乡音、不得方法,不能有效解决群众事务。

  4.价值层面。当下流行用职位比作理想,金钱衡量价值,用报酬指导行动,形成把基层看作“贬值地”的价值扭曲现象。即使到了乡镇也不真干实干,只是挂名镀层金,混个乡镇阅历,把乡镇工作当成临时跳板,时刻想方设法的离开乡

  镇,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

  5.心态层面。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面对枯燥乏味、错综复杂的基层工作,呆的时间长了,比待遇、赶仕途的现象使乡镇干部心态变得烦躁不安。一旦升迁无望或有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心态,容易催生“气球干部”,做工作就会蜻蜓点水,混日子等着“平安着陆”的“退休心态”。

  (二)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难题的客观原因

  1.培养层面。人才成长需经历培养、锻炼、再培养、再提高的多重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相当一部分领导“重选拔,轻培养”,结果往往是人到用时方恨少。

  2.储备层面。乡镇出现干部“人才荒”现象,主因是后备干部人才储备不足,结构不合理。当前,乡镇干部来源渠道单一,主要通过选调生和公务员考试录取干部到乡镇,客观上导致后备干部人才储备不足,且结构僵化、不合理,从而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3.晋升层面。乡镇干部认为自己前途基本到顶的心态及晋升渠道不畅极大地影响乡镇干部成长,导致乡镇干部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

  4.待遇层面。乡镇干部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而且工资福利和待遇也相对比较低。

  5.责任层面。“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政之道,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落实不到位必问责,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三、破解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难题的对策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基层,关键在人。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要重视政策宣传,引导更多有“才”之人扎根乡镇,拓宽引才渠道,配套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乡镇干部人才储备库,完善留才措施让更多有能力的干部留在乡镇、服务乡镇,推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更好更快地实现。

  (一)政策引导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乡镇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之基、发展之本,更是乡村振兴践行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疆流动”。在机关干部中树立“要提拔、到基层”的用人导向,引导机关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或任职,促使他们工作在基层,服务在基层,成长在基层,使基层真正成为培养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主阵地。通过此政策导向,引导更多优秀干部人才到乡镇干事创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

  (二)引才机制

  “郡县治,天下安。”乡镇干部队伍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吸引更多优秀干部人才来到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需要在“引”字上下功夫。

  (三)后备干部储备

  随着基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布局的纵深推进,需要充实乡镇干部队伍。为此,要在基层着力构筑后备干部“蓄水池”。

  (四)留才举措

  乡镇干部流动较多,基层留人难成了乡镇组织的难题。要避免乡镇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要让更多干部心甘情愿地留在乡镇,上级组织和领导需要对乡镇干部多一些关爱、减压和容错机制,从物质、精神、工作上给予更多激励。同时,也要优化制度设计,充分拓展乡镇干部的职业发展空间,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乡镇工作环境,为干部搭建施展才干的良好平台。

篇二: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一、问题分析

  乡镇干部是农村基层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力量,负责组织实施农村各项计划和政策,推动农村发展。然而,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年龄结构不合理。由于乡镇干部队伍多年来鲜有更新换代,导致干部队伍普遍年龄偏大,年青干部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2.素质不高。部分乡镇干部虽然取得学历证书,但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影响了基层治理能力。

  3.作风不正。个别乡镇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对待群众不够关心、负责,工作效率低下。

  4.队伍结构不平衡。乡镇干部队伍的行政管理能力过强,而农业、农村经济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5.培训机制不健全。乡镇干部的培训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无法提高干部的能力水平。

  二、对策分析

  为了解决乡镇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年龄结构优化。通过适当调整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的乡镇干部,推动干部队伍的更新换代。

  2.提高干部素质。加强乡镇干部的培训和学习,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3.正确作风建设。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倡导廉洁奉

  公、依法行政的作风,加强乡镇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4.队伍结构优化。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的结构,加强农业、农村经济管理能力的培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5.完善培训机制。建立健全乡镇干部的培训机制,将培训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供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干部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三、建议

  在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乡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机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估,加大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和关注,为乡镇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提供有力支持。

  2.加强乡镇干部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乡镇干部的培训机制,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注重培养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水平和业绩。

  3.加强乡镇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督导。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日常工作管理和业绩考核,建立健全评估机制,激励优秀干部,倒逼不合格干部改进作风和提高工作能力。

  4.加强乡镇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加强乡镇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乡镇干部与群众合力共治的局面。

  5.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监督和问责。建立健全对乡镇干部的监督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形成严明的政治生态和作风。

  综上所述,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调整队伍结构、提高干部素质、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培训机制等。只有通过系统性的改革和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推荐访问: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镇 干部队伍建设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