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优秀范文汇集4篇

时间:2022-08-10 09:51:49 来源:网友投稿

  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优秀范文汇集4篇

  强化党性意识,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党性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的自觉认识,也是对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性的集中体现,其本质是党的整体利益与意志在党员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优秀范文汇集4篇。

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优秀范文汇集

  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1

  记得有一年过年,爸妈正对着新电视喜滋滋的研究,我拿过遥控器教他们操作,问他们要看什么,爸妈说要看《血色湘江》,于是点进去。这是第一次看《血色湘江》,当时只看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内容。在学党史的过程中,突然想起这部没和爸妈认真看完的电影,也许是想念他们了吧,独自一人又看了一遍,看完后内心很沉重,但又热血沸腾。

  影片以长征史上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在长征中不屈不饶的光辉形象,深刻揭露了李德“左倾”冒险主义战略战术错误给红军造成的惨痛损失,生动反映了1934年红军将士特别是红军三十四师付出巨大牺牲奋力掩护党中央渡过湘江、成功突破封锁的悲壮故事。

  这是一场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战争,当我们吹着空调,吃着美味佳肴,住着单位的宿舍,拿着稳定的工资时,是否会有人想起87年前在湘江爆发的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突围血战?当我们为了生活中所遇到的丁点挫折而灰心丧气甚至轻贱生命的时候,可曾会有人忆起87年前湘江战役中那一个个为了革命理想、为了保卫祖国而英勇就义、前仆后继的铁血战士?和平的年代,幸福的生活,是一代代先烈们浴血奋战,用鲜血与生命铸就而成的。我们如今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前人默默地负重前行,在那场“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伟大战役中,有的人甚至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群明明还是孩子的小红军也义无反顾地上了战场,最终一个个倒在满是鲜血的江水里,他们牺牲时才十几岁啊!查询资料后得到这样一段描述:红军中有一支特别部队,被称为“少儿师”(少共国际师),全师平均年龄只有18岁,最小的仅14岁,时任师政委的肖华也只有17岁。在掩护红军过湘江的战役中,少儿师连打五天阵地战,实现了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意图。最终因部队减员严重,被迫取消番号。在他们那个年龄我们在干什么?在校园里上学,和同学嬉笑打闹,放学后回家有饭吃,有父母亲人陪伴,而他们却已经上了战场甚至牺牲……据史料记载,红军长征时,战士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师长之类的将领也只是20多岁。我们总说要青春无悔,那什么样的青春是激扬无悔的?那个年代的青春无悔大概就跟影片里一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批年轻人为了理想抛头颅撒热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坚定信念,不怕牺牲吧。

  电影中出现最多的台词就是:“是,服从命令!”军令如山,这就是我党和军队的铁的纪律,是一步步走向胜利的保障,这是一个集体、团队必须具备的执行力、战斗力。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全党服从中央的国家管理模式,是我们的治国之本、治企之道。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安排的工作任务有些人第一反应并不是“执行”,而是反问你“为什么要我干?”“凭什么要我做?”“有什么好执行的?”,我们整个系统的工作都是神圣庄严的政治任务,我们的纪律是应该半军事化管理的,可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工作制度、工作纪律变得越来越松散、越来越难以执行,尽管领导在中心大会上疾言厉色的强调要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各部门也下去督促执行了,但仍然有小部分人无动于衷,甚至觉得这是在给他们增加工作负担,认为过于小题大做,在下面怨声载道、怨天尤人,这究竟是怎样的思想觉悟啊?这样的人能担得起我们肩头那份责任吗?适合待在我们的队伍里吗?

  信念决定做事的态度。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在没有通讯工具的年代里,深山里很多战士才十多岁,没见过红军,更没见过毛主席,只是听说有一支由毛主席领导的解救穷苦百姓的队伍叫“红军”,跟着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于是追随着这支队伍,再苦再艰难也要冒着生命危险不畏牺牲加入红军,共产党人就是靠着这种信念,广纳贤士,队伍越来越壮大,最终打下江山,解放全中国。真正的湘江战役比电影所展示的还要惨烈,是信仰让他们义无反顾,是理想信念让他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革命先烈们让我认识到学党史,就是要学习他们不忘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初心,一心一意跟党走。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鲜血染红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世过境迁,现如今享受着他们浴血拼搏才换来幸福生活的我们,怎样才能在这没有硝烟的新征程中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想,不忘初心,就是在遇到各种挫折困难时敢于接受挑战、积极应对中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就是每一天在坚守自己的平凡岗位、为群众解决各种琐碎的小问题中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就是时刻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砥砺前行!

  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2

  看完这部电影,红军战士们对革命的信仰,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忠诚深深震撼了我。

  电影中,一名红军战士牺牲前,让战友把他的军帽戴正,他的心里是怀着对革命的无比忠诚牺牲的。毛主席带领部队赶路的时候,乡亲们纷纷给他们拿吃的食物,战士们都把口袋捂得紧紧的,坚决不拿老乡辛苦积攒下来的物品,与国民党军队烧杀抢掠的恶劣行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和纪律,红军部队才能深入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电影中,红军34军在敌强我寡的情况下,浴血奋战,子弹打光了就与敌人肉搏,人在阵地在,直到全部壮烈牺牲。

  那一刻,我潸然泪下,被红军战士勇于牺牲,甘于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打动了。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永远珍惜!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发扬革命战士的精神,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3

  1981年出生的人,今年正是“不惑”之年,也是对人生很多事情看得通透的年纪。自认为待人处事都能理性而为,对很多事情也能泰然处之。然而,最近,发现自己常常被莫名地感动,一些不经意的片段、平凡的人物故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常使我泪目甚至泪流满面。我不禁自问,是自己的泪点低了吗?

  电影《血战湘战》里急行军途中,面对夹道送来粗粮的百姓,毛主席眼含热泪,步履坚定,一边走,一边愧疚地说:“我对不住大家,我们打了败仗……”当看到这个情节,我情不自禁泪目。为什么?是什么让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如此愧疚难当?仅仅是因为打了败仗吗?

  电影《血战湘战》红军队伍里的裁缝林师傅四个儿子跟随毛主席闹革命,连同自己,父子五人在长征途中全部牺牲,他们英勇奋战、视死如归、毫无怨言。其中几个细节犹其令人动容,每牺牲一个儿子,部队都将儿子的军帽交给做裁缝的父亲(林师傅),父亲都平静地军帽藏于胸口……当看到这些情节,我情不自禁泪目。为什么?是什么让这些红军战士义无反顾?仅仅是为一顶崭新的军帽吗?

  在参观位于全州县才湾镇脚山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的纪念园时,讲解员驻留在一幅作战形势图前,深情地讲解红八、红九军团突破凤凰嘴渡口惨烈悲壮的场面,我仿佛回到87年前,看到凤凰嘴渡口头顶上遮天蔽日的敌机呼啸而来,向我涉水渡江的红军狂轰滥炸,在湘江东岸地面上紧追其后密密麻麻的敌军向我红军疯狂扫射。可怜我红八、红九军团年轻的红军将士在刺骨的江水中一排排倒下,前仆后继,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当听到讲解员沉痛地低吟这首诗时,我不禁泪流满面。为什么?是什么让这些甚至只有十几岁的红军战士勇于牺牲?仅仅是为渡过湘江赶上大部队吗?

  “……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最高的评价,也是共和国对脱贫攻坚英雄的最高礼赞。当黄忠杰在人民大会堂听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自己女儿名字的时候,他情不自禁双目噙泪。女儿是党的好儿女,是共和国的脊梁,也是自己的掌上明珠,才30岁,正是青春年华。当看到这个画面,我情不自禁泪流满面。为什么?是什么让原本在城市有着舒适工作环境的黄文秀扛起脱贫攻坚的大旗?仅仅是为明天更美好的前程吗?

  电影《战狼2》在结尾时,屏幕上打出这样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本要结尾的电影,看到这一幕,我情不自禁泪目。为什么?是什么让我们感受到如此真切的国家温度?仅仅是因为祖国强大了吗?

  上个世纪30年代初,红七军经过全州,部队在大西江镇锦塘王家村宿营,年轻的外公外婆一家腾出农舍,为红军将士提供休整的场所,上演了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情深。到后来,外公一家协助桂北游击队打土豪劣绅,无不有功。这些事迹,旁人知者皆无,而今外公外婆早已仙逝。现在想来,我不禁感慨。为什么?是什么让贫穷的农民冒着性命之危帮助我党革命事业?是为名为利吗?

  我们知道:1840年以后,由于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旧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中国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仁人志士为救国救难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太平天国运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仍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直到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始终代表着整个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民族屈辱史,从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成为新时代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富起来了!“杂交水稻”筑牢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绝对的压仓石;“中国高铁”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特高压技术”为我国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高效低碳的重大原创科技支撑;“青蒿素”让中医再一次名扬全球;“5G”通信技术让万物实现互联,也让西方列强如坐针毡;“北斗导航”实现覆盖全球范围的全天候、高精度的导航能力;“载人航天工程”扬我国威;“线上经济”极大地改善和方便了人民生活。中国强起来了!

  当我们坐在整洁的办公室里、奔驰的高铁上、宽大的电视屏幕前,纵观建党百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无限感慨。

  毛主席之所以因为打了败仗而愧疚难当,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共产党人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时时刻刻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看到身边年轻的战士因为错误路线的指引而为国捐躯,他怎能不难过!而我们的红军战士仍义无反顾,跟着毛主席,跟着党中央闹革命,又是一种怎样的大无畏的民族精神?我怎能不感动、不流泪!?

  裁缝林师傅父子五人在突破湘江牺牲时把红军帽戴得端端正正;凤凰嘴渡口,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围追堵截,我红军将士前赴后继、舍生取义。这不正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对旧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强烈反抗的真实写照吗?不正是我们对民族兴旺、人民幸福美好向往的一种最真实的体现吗?是的,我们一直在拼尽全力,为着自己、家人、亲人、千千万万和自己一样的中国人拼尽全力,要做自己的主人!这是什么?这就是信仰啊,是共产主义必胜的信仰!这就是理想啊,是共产主义必将到来的理想!无数的你们牺牲了,换来了我们今天小康的生活,面对你们,我怎能不感动、不流泪!?

  “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毅然抛开城市安逸的工作、生活环境,投身于脱贫攻坚伟大的战役中,“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为民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啊!百年征程路,从来都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的光辉历程,而作为中共党员的我,怎能不感动、不流泪!?

  当我们身处异国他乡,祖国一直都是我们最强大的保护神,因为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一直都把自己的子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个自豪的中国人,我怎能不感动、不流泪!?

  今天,我完全能够理解外公外婆当年的义举,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是人民的部队,跟着共产党,就是向着美好的明天,有奔头!今天,我可以自豪地告慰外公外婆:“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共和国的江山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你们这样的中国老百姓无私地付出,才会成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倍感自豪。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我将践行司法为民初心,担当司法为民使命,传承我党光荣传统,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不负时代使命!

  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4

  通过今天观看《血战湘江》领悟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为实现人民解放战争中,在艰难的环境下,团结协作、坚持真理、不畏艰难困苦、浴血奋战、置生死度外的革命精神。同时体会到共产党人一心一意为民、充分尊重、关爱每个人生命安全的高尚品德和彻底的革命信仰。此次观影使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树牢了必胜决心,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会勇往直前、矢志不移地走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推荐访问:电影 血战湘江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