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及教案学习目标1、检查预习,了解人物。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重点)3、细读课文,探究质疑。(难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及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初一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及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重点)
3、细读课文,探究质疑。(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地壳 校补 赫然 函寄 漂白 仰之弥高 锲而不舍 潜心贯注
炯炯目光 目不窥园 警报迭起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慷慨淋漓
2、 简介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家庭。五四运动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了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反动政府的贪腐,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 月15日被特务暗杀。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生。
3、介绍作者臧克家。
当代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目标导学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4、思考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出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目标导学三 :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细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下面问题: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领起本部分,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对比的写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言行一致的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2、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些优秀品质?并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
《唐诗杂论》 严谨刻苦
学者方面 《楚辞校补》 孜孜不倦
(做→说) 《古典新义》 日夜不懈
3、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教学提示】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可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指名对闻一多、臧克家进行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
【学法指导】
记叙文层次划分的技巧:
①首先要注意作者是怎样合理安排和组织材料的
②还要研究段落层次的安排,开头结尾的设计,段与段之间的过渡。一般来说在内容上的转折处,叙述上的总分处,行文上的行止处,都要安排过渡句。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7)
《唐诗杂论》 严谨刻苦
学者方面 《楚辞校补》 孜孜不倦
(做→说) 《古典新义》 日夜不懈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初一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及教案篇2
重点:
1、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2、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初一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及教案篇3
1、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意图何在?
2、写作训练
请以2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某同学的“言”和“行”,借以反映其性格。
推荐访问:说和 下册 教案 闻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全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内容简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质课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笔记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了哪几件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后题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几年级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