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三篇

时间:2022-03-09 09:32:52 来源:网友投稿

  党员干部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三篇

  只有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当好群众的带头人。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党员干部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三篇
 

党员干部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1

  日前,全国两会已闭幕。作为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两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锐意开拓进取,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有同心同向,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胜利之“钥”,是精神之“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正是有坚定的信仰,无数共产党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忘我奉献,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了从满目疮痍、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性跨越。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同心同向“跟党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克服“精神恍惚”,努力补足“精神之钙”,做一名清醒坚定的“开路者”。

  党员干部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2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在国内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高屋建瓴的战略思维、洞察规律的辩证思维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指导意义,为我们克服疫情影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振了信心、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形势任务、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

  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应对疫情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强调了“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的实际情况,释放了“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等一系列助推铁路发展的利好信号,更加坚定了我们对铁路发展的信心。

  当前既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的困难调整时期,也是动能转换、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努力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目标。要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认真贯彻《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六稳”“六保”等工作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抓好集团公司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坚持以吸取事故教训、抓好问题整改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普速铁路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坚决守住现实安全,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坚持常态化预防和快速应急处置相结合、外防输入和内防反弹相结合,牢牢守住铁路疫情防线;围绕稳货补客、节支降耗等任务持续用力,努力减少疫情对经营的影响;按照“保开通、保在建、保开工”的顺序,高质量完成建设项目,确保国铁集团公司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党员干部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3

  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出,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2022年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报告中,李克强还就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国防和军队建设,香港、澳门发展和两岸关系,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等作了阐述。

  根据会议议程,大会审查国务院关于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国务院关于20xx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分别作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说明、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

  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说明指出,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政权机关工作和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地方组织法作出修改完善。草案共48条,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充实“总则”一章内容;完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职权等相关规定;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职权等相关规定;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增加相关内容;明确区域发展合作机制;充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并完善相关规定。

  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2023年3月任期届满,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于2023年1月选出。做好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巩固党长期执政基础,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在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拟定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于20xx年12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进行了审议,会议决定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和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指出,按照选举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另行规定。为此,在本届全国人大任期届满前,需制定香港、澳门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根据有关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港澳基本法委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起草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并征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

 


推荐访问:党员干部 两会精神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