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省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五篇
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事、解百家困、暧百家心。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省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五篇。
2022省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1
聆听了2022年度工作报告,感悟颇深,一组组数据展现了国网人的担当与使命,一条条成绩体现出电力人的拼搏与奋斗。在融合发展进程中,电网建设加快推进,服务模式不断优化,经营管理稳步提升,党员作用发挥明显,供电保障能力逐步提高,鼓舞士气,催人奋进。
“踔厉融合促发展,笃行强基提质效”,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积极的进取心和实干的责任心。2022年目标已经明确,大荔公司党总支将紧扣“四抓四强”工作主线,夯基础、补短板、控风险、提质效。落实“四抓三干”“四个亲自”要求,以“党建+”十项工程、“党员双带头”等工作为抓手,明确人员责任,细化任务措施,强化督查考核,推动“四个管住”“四双”管理、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优质服务等项重点工作指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2022省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2
宏图入怀,时开新境。2022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湖南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成就,描绘了2022年湖南发展新蓝图。
双脚踏上幸福路,走进两会相聚时。每到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总能呈现出令人怦然心动的魅力。面对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湖南实现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等六大突破,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等四条底线,营造了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政府工作报告传递的湖湘“好声音”,映射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是湖南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高歌猛进的结果,是湖湘儿女传承红色基因、感恩奋进、团结拼搏的结果。
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征途承载新的梦想。新一年的工作如何谋划?新一年的目标如何标定?牵动着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改革、创新、开放、发展、民生……政府工作报告把一个个时间节点、一件件大事要事串连在一起,一条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主线清晰可见。坚持“稳”字当头,保持“进”的态势,把握“高”的要求,实现“新”的作为,政府工作报告对2022年的部署安排,每一个目标、每一项举措,都是内涵清楚、指向明确、精准到位,符合湖南的实际、符合群众的期待。
辉煌属于过去,拼搏成就梦想。湖南迎风破浪的发展历程一再告诉我们,一旦确定目标和方向,唯有实干,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驶至成功彼岸。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没有躺赢的捷径,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矛盾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用“实干”作笔,用“智慧”作墨,以实干的态度、实干的制度、实干的习惯,去精益求精地“画”好其中的每一笔,让有效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的办法更科学、方式更务实、措施更精准、步履更坚定、成效更明显。
实干苦干铸辉煌,踔厉奋发赢未来。只要我们找准发展动力源,明确工作着力点,朝一个方向奔跑、往一个方向使劲、向一个方向用力,在战略目标上不动摇,在战略定位上不动摇,在战略重点上不动摇,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就能放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好声音”,用今天的奋斗成就明天的希望,奋力推进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大的胜利和荣光,让2022年的每一天都洒满奋斗的星辰。
2022省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3
飞雪迎春,希望在前。初心如磐,使命不变。
在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古都西安胜利闭幕。几天来,出席今年省两会的代表、委员,围绕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依法履职、积极建言,充分展现了为民担当意识和务实奋进状态,大会圆满实现了预定目标。我们对大会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团结鼓劲的大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部署了全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明确了下一步目标任务和举措要求,必将激励全省人民勠力同心打赢本轮疫情防控歼灭战,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开创陕西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梦想唯奋斗可得,成绩唯实干可获。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陕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陕考察,为我们擘画了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宏伟蓝图;这一年,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精彩圆满、屡创佳绩,留下了新时代画卷上的陕西光彩;这一年,全省高质量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力提速,脱贫攻坚战胜利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年末岁尾,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三秦大地上,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众志成城、英勇奋战,用1个多月时间实现了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降至个位数,展示了三秦儿女无畏艰险、不惧风浪,敢打硬仗、勇毅前行的可贵品质和强大力量。
走过这砥砺奋进、风雨兼程的一年,我们对未来的美好前景更加期待,对战胜新征程上的各种坎坷困难更有信心!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省将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上下同心、协同发力,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推动全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进展。时间不等人,我们要快马加鞭往前赶,全力以赴落实好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在新的一年展现陕西的新气象新作为,扎实迈出陕西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快马加鞭往前赶,扎实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我们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牢记总书记对陕西的殷殷嘱托,坚决捍卫核心地位、坚决维护核心权威、坚决紧跟核心奋斗。要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把贯彻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总纲,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上狠下功夫,持续深化对标对表,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快马加鞭往前赶,扎实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稳住全省经济的基本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推进高质量项目,确保实现全年发展目标。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持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秦创原平台聚合力和辐射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突破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外空间。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快马加鞭往前赶,扎实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要坚决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要把群众就业增收工作牢牢抓好,在扩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更多有质量的就业岗位,在落实富民惠民政策的同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增加群众的劳动所得。要把千家万户的事办好,群众关心什么就着力解决什么,聚焦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精准发力,努力使群众生活更舒心更幸福。
快马加鞭往前赶,扎实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进一步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密防范、有效化解政治和意识形态、经济、社会等领域风险,进一步做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当前特别要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摆,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切实把各类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重任在肩唯有踔厉奋发,风雨无阻更须笃行不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省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4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51人。5日上午的会议,出席2790人,缺席161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栗战书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会场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1年工作回顾;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出,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报告中指出,2022年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报告中,李克强还就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国防和军队建设,香港、澳门发展和两岸关系,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等作了阐述。
2022省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5
3月8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分会场,三名人大代表通过屏幕回答记者提问。当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共9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基层人大代表接受采访。
3月8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分会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车工高级技师王尚典接受采访时,举起“大拇指”。他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右手大拇指,将左脚足二趾移植到了手上。经历这次挫折后,他仍坚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先后获得了全国车工冠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省部级以上荣誉30多项。
3月8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分会场,全国人大代表,江西九江柴桑区新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洪亮接受采访。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较稳定的工作,毅然选择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帮助村民实现脱贫。
3月8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分会场,中国青年报记者叶雨婷向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恒丰集团高级技师王晓菲提问。
3月8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分会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恒丰集团高级技师王晓菲接受采访。她是一名纺织行业的女工,她表示:“近20年的车间一线工作经历让我认识到,工匠精神既存在于“高、精、尖”的产业和领域,也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车间里发光出彩。”
3月8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分会场,第二组代表接受采访。他们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左),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中),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元子河村党支部书记郭建仁。
3月8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分会场,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接受采访。为了帮助山里的贫困学生,她创办了“英子姐姐”助学网站,组建了助学团队,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网络助学上,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支持。
3月8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分会场,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在回答记者提问。2020年年初,葛明华带领172名医疗队员奔赴武汉援助抗疫,是最后一支撤离武汉的浙江医疗队。 在武汉期间,他所在的医疗队接管救治患者117名,没有一人死亡,没有一人转化为危重症。
3月8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分会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陆文俊回答记者提问。他分享了曾长期被国外垄断的一项技术的攻关历程:“为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抽调近百名骨干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分析上千种性能、上万个参数。历经近10年的苦心钻研,最终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境地。”他回忆,在验收现场,全体人员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