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示例范文【4篇】
更要以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模范那样,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得失,不奢求于浮华,不戚戚于名利,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勤奋敬业上。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红色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示例范文【4篇】。
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1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我是哪一颗?我曾无数次思索这些问题,但仍未找到自我的定位。
马斯洛需求分为生存、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以五层金字塔结构呈现。生活持续稳定时,我们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选择找寻自我,奔赴自我实现且明亮的未来,但20xx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金字塔的稳固,有人为柴米油盐发愁,有人为学业工作担忧,也有人被迫待在与家相隔千里的地方,只为守护家国平安。在那段迷茫与绝望交织的时间里,我们党一如既往的站出来了,如百年前那群从铁屋子里挣脱出的仁人志士……
回首百年前,他们呐喊,举起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跨起大步伐,不断寻找科学的理论拯救泱泱大国;他们埋头苦干,提起干活的斧头,振兴经济,同时也不断探索科技,用眼界打开世界;他们凝集万心,与四万万同胞,共同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将中国共产党送到我们身边,带领我们从蒙昧中醒来,从困苦中挣脱,向世界争取话语权,让全中国人民堂堂正正地站着,坦坦荡荡地奔赴未来。
现如今,站在这百年的重大节点上,他们同样是那群义无反顾地带领我们从黑暗中走向光明的人。医疗物资,救助医院,滞销粮食……数不胜数的疫苗从中央分散至各地,他们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为维护金字塔奋不顾身,照亮着每一层。DNA结构由两条相互配对的单链组成,螺旋上升,就如金字塔重建中他们的行动与我们的响应,基于信任相连接,凝集情感而延展,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在灾难面前,我们各司其职,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也正是在这重大节点上,在我们为一些无能为力的事情叹气,为一些勇敢和付出感动之时,我无比清晰地认识到,在祖国辉煌事业的长河里,我愿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即使渺小如微尘,我也想在这星河灿烂中,闪耀一次。或如那些穿着白衣的天使,口罩下的那些眼眸依然清澈;或如那些穿着常服的老师,被粉笔灰沾染的手指依旧宽厚而温暖;或如那些穿着警服的保卫者们,风吹雨打也绝不动摇;或就如无数岗位上的平凡人们,心中永远有一抹红,坚守理想,努力工作。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2
撒贝宁说过“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时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少年时,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少年时,丈夫只手把吴钩,义气高于百尺楼。”民国时期的少年们,满怀壮志,一腔热血,在那个黑暗到看不到未来的时代,用热血披荆斩棘,换来后世人的幸福。
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历史,知道当时共产党的成立有多伟大,知道他们为新中国成立而受了多大苦,也知道他们最终会成功。可当时的共产党员却是不知道的,他们在为我们披荆斩棘地谋求幸福时并不知道他们最终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因此,我们都知道他们的伟大,却还是低估了他们的伟大。1927年7月4日,敌人将陈延年秘密押赴刑场。刽子手们喝令陈延年跪下,他却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最后,他竟被凶手们按在地上以乱刀残忍地杀害。“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是年仅二十六岁的陈乔年在上海枫林桥畔被枪杀行刑前留下的话语。他说:“等到那一天,可以没有我,但是革命一定要胜利!”那个时候的少年们,不畏死亡,他们在短短的寿命中,从始至终想的都是国家,都是理想,即使前路前途未卜,即使走地如履薄冰。他们最早醒来,却也最早死去。
少年心不死,便永远是少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的中国不管是武器、军队、装备都远远落后于日本。当时的很多人都自然地认为中国是会失败的。可共产党员们不这么认为。武器装备不精良没关系,可以打游击战;军队不如日本没关系,他们有一腔孤勇。他们清楚地知道中日之间的悬殊,可他们坚信他们必将会胜利。他们不死的少年心,使得他们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然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跟你一样。”
20xx年8月19日,我们见证了历史——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变成了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有网友感慨,“我以为我生活在和平之中,其实我只是生活在和平的中国。”我们现世的和平安稳,全都是以前的中国人民用鲜血为我们换来的。
我们现在的安稳来之不易,也正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也要学着前人的样子,激励自己成为坚强勇敢的大人。少年的壮志以前为中国,如今也要为中国。
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3
重读先辈的历史故事,总能令人无限感动。他们面对酷刑的大无畏精神和相信胜利终将到来的乐观自信,让我们感慨万千。在现在这样和平的年代里,我们不应忘记,也不敢忘记那一段历史。无数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如今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走在他们身体铺就的康庄大道上,如今的我们自信昂扬。
金一南先生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将来可能还要重来。我们现在的人在珍惜生活的同时也应该回顾历史。如今总有人讲,“中国人的历史包袱太重了,忘记过去吧,我们向前看,老记得过去那点事,包袱太重了,你背上背个大包袱是走不动的”。看到这些言论我是既气愤又伤心。我们民族的苦难,我们不铭记,谁还会记得?别忘了日本可是每年都要“祭鬼”,参拜他们所谓的靖国神社。忘记过去,不仅意味着背叛,还意味着将来可能还要重来。
《红岩》是一本革命时代的充满爱国主义斗争精神的书,从书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一大批英雄人物英勇杀敌,坚贞不屈、意志坚定,把青春热血和生命都奉献给党和人民。他们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给了我很大启迪,他们的精神永远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看到网上有人评价说,在关闭了这本长达594页的书后,我呆呆地看着窗外的风景,也许是因为连续看了太长时间的书后眼睛不适应,也许是因为刚刚在心里才结束了一场太长太长的战争电影,一时恍不过神来吧。我想这位读者是沉下心去感受那一段历史的。我觉得真正读过历史及接受了爱国教育的人是不可能说出,“卸下历史包袱”这样话的。这本书每个历史人物都是有原型的,许云峰、华子良、成岗等等战士。他们的精神和奉献是不可磨灭的,为人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这些人真真切切爱着党和国家。
在那个年代里,虽然国家动荡,社会黑暗不公,可他们依旧紧紧团结在一起,狂热地爱着那受尽欺凌的祖国。不畏牺牲,他们早已将性命交给了党和国家。这种精神让我无限感动。让我明白了这就是中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民族的苦难历史,永远热爱我伟大的祖国。延续先人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4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后浪。
100年前的中国,风雨飘摇,长夜难眠,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它像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像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100年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初创时期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改革开放的巨变......中国共产党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又一次次实现历史性的抉择。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怀我少年壮志,不负韶华,陈独秀先生说,青年如初春,青年乃国家之栋梁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青年乃国家之栋梁,乃少年壮志的我们,应肩负起祖国和人民的重托,重塑东方巨龙的雄姿,在建党10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青少年们在天安门场慷慨激扬的呐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是的,我们应当肩负起此重任,共创美好新中国。
社会的路也许冰塞黄河,雪满太行啊,而爱国情怀,恰似长风破浪时的济海云帆,家国情怀是中国5000年历史的精魄,无论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还是援鄂护士踏入围城的一往无前,他们所体现的家国情怀,是不论哪个时代皆有的华夏气魄。如今的时代渡轮,坐在船上的人们,冷暖自知。正值青少年的我们,更需具备爱国情怀。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此乃中国的脊梁。”我们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不要做利己个人结成的刺,而要做家国情怀开出的花,更要做盛放玫瑰留下的报国的余香。我们应当为我的祖国去创造,去建设让这条东方的巨龙再次闪耀在世界的舞台。
青年总是与时代同行,时代托举其青年,青年也定不会辜负时代,当我们一次次在夜空中深情凝望整个社会,不难发现,那真正璀璨的,绝不是利己主义的砖瓦,而是责任担当的壮阔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