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心得及感想三篇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至今,走过了101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从一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执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心得及感想三篇。
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心得及感想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中国共产党在风雨中诞生,斗争中成长,一路无所畏惧,一路披荆斩棘、勇往无前,带领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强,从衰败走向复兴。
“长征永远在路上”,伟大“长征精神”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牢记初心与使命,重温历史征程,莫忘来时路,展望未来途,奋进新征程。
发扬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陈树湘一句“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道出红军战士的坚定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为了鲜红的革命宗旨、革命信念,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在长征途中,红军跨越了湍流金沙江、天险大渡河等二十四条汹涌江河,征服了峰峦重叠的岷山、寒风刺骨的雅克夏雪山等十八座险峻高山,穿过了有“死亡陷阱”之称的茫茫草地,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撑起了红军的意志,筑起了信仰的“万里长城”,激励着红军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匮乏的物资条件、难忍的疾病痛苦,一路向前、所向披靡。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长征的精神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精神之“钙”。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铭记革命理想,牢记党的宗旨,时刻以历史先模、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挺起精神脊梁。
弘扬英勇顽强,无坚不摧的革命气概。“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长征途中,正是红军这种敢于斗天、斗地、干革命的拼搏精神,不服输、不怕难、敢斗争,始终保持着无坚不摧的战斗意志、一往无前的钢铁毅力。走雪山、过草地,啃树皮、战饥寒,藐视困难,始终保持乐观态度,战胜了严酷的生死考验。在经历了湘江战役的惨烈,红军队伍从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仍能保持人心不涣、队伍不散;面对横铁索寒,面对渡河艰险,心中只有信仰,心里只有革命,为世人展现出了无产阶级战士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敢于斗争、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和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忘我精神,形成了红军拖不垮、打不散的强大凝聚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正是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和革命气概,才带领人民驱逐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取得革命胜利。荣耀属于过去,革命仍需攻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产党人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传承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革命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共产党人是这么说,始终也是这么做的。在长征时期,一句“我们是穷人的队伍”得到了百姓支持,1935年春,红军长征来到了富源县的大树脚村,百姓因误信国民党谣言,纷纷躲到山上,然而,红军喝水付钱的举动,严明的纪律、自身的行动赢得了百姓信任,百姓纷纷回到村中,主动帮助红军喂马洗衣、劈柴做饭。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发生的“半条被子”故事广为流传,当时,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后,卫生部、后勤部驻扎在此,百姓不了解红军,纷纷关门闭户,又累又饿的红军为了不打扰乡亲,严守纪律,不乱拿群众物品,在大街上休息、在空地上做饭,主动帮老百姓打扫卫生、劈柴、挑水,用真行动获得真信任,用真感情赢得热民心,红军的举动让老乡徐解秀对这支“穷人的部队”有了新的认识,主动帮助煮饭、洗衣,红军临走时,看到徐解秀家连一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就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给了徐解秀。这种鱼与水、血与肉的党群干群关系从建党之初就已深深扎根,为民服务的红色基因在长征路上更加深入骨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不仅是老一辈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更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传承好“长征精神”,时刻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光辉的形象,用自身实际行动赢得民心民意,得到群众永久支持。
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心得及感想2
时光荏苒,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近101年的风风雨雨。回首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党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屈辱走向繁荣,从软弱走向富强,带领中华各族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101年是一部改天换地的革命史、顶天立地的建设史、经天纬地的改革开放史。在建党101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不忘党的历史,常常忆党史、讲党性,始终坚定信念跟党走。
今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每位党员都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投身“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真正做一个合格的党员。我是一名拥有近11年党龄的普通党员,这11年,我自觉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专业学习和业务工作,而忽略了对党的理论及指导思想、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深入、有效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存在的不足。通过阶段学习,我有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是要坚定信念,对党绝对忠诚
我们当前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百姓安居乐业,都是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党,我们要始终怀着忠诚之心,自觉遵守党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二是要爱党护党,要与党荣辱共存
不做墙头草、顺风倒,一面接受党的恩惠,另一面却对党的理论思想半信半疑,更不能做反对派。作为一名党员,要想党之所想,忧党之所忧,把党的兴衰作为己任,积极建言献策,对党不利的事不做,对党不利的话不说,对党不利的谣言不信。
三是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争做学习、服务型党员
在统计战线上有许多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月报、季报、年报、专项调查。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我作为一名工作在统计战线上的普通党员,要多像优秀党员学习,勤奋扎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争做学习型党员。要学在前面、用在前面,成为勇于探索、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模范。还应争做服务型党员,要发扬敬业精神,甘于淡泊而又不失锐意进取,在实事求是中做到与时俱进,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于社会各界。
我相信,只要每一个党员都能在行动中以党章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的党员队伍就会永远充满生机、充满战斗力,我们的党就会不断发展、前进、壮大,为中华民族的辉煌续写新的篇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心得及感想3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们的党走过了101年艰苦奋斗的道路。在党的101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感概和感激之情。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至今,走过了101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从一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执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101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前年,我们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这充分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保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加强对高校党的建设,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紧密结合实际,实现重点突破。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特别是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必须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学校党建工作必须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质量、水平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必须把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党的工作有机融合,渗透和体现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项工作任务中,并以这些工作的成效和事业的发展衡量和检验党建工作的效果。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能够带领人民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党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号召力,是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01年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写下了彪炳千古的光辉诗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走上了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开创了宏图伟业;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让黄土地不断创造奇迹,让世界惊叹中华巨变……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101后,是在党的关怀下健康成长的一代,历史的接力棒即将交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自信就是这个时代的“才人”,我们必将把祖国的大好江山建设得更炫更美!
说到101后,人们总是颇有微词。有人说,101后只是一般般。更有甚者,说96后是垮掉的一代。我是101后,我承认我们101后存在着种.种不足,但要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我是坚决反对的。我心中,就有很多顶呱呱的101后。
汶川大地震时,有很多101后的学生不顾自身安危勇敢的救助同伴,他们的想法很单纯,只是不想失去朋友而已。2015年,长江大学三位正值花样年华的大学生,面对两名素不相识的落水少年,奋勇跳入长江,少年得救了,他们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都是英雄,是正义的化身,在危险面前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奉献与付出。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大爱无疆!
北京奥运会,中国队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其中也有96后的奋斗成果。女子体操队的姑娘们大都是96后,这些十多岁的妙龄少女,她们以她们灿烂的微笑,动人的身姿,娴熟的技艺,征服了评委和观众,展示了96后良好的精神风貌。男子56公斤级的选手龙清泉,一位稚气未脱的小伙子,他是中国第一位勇夺奥运冠军的96后!他是96后的骄傲。
2015年10月1日国庆大典,在铁军履带式自行高炮方队的方阵里,有一位叫靳涵的96后,他为了改掉脖子经常乱动的毛病,找了一些大头针别在衣领上,两个星期以后,他的脖子上就留下了58个针眼。他为了纠正睁眼时间不长的毛病,用火柴棒撑着眼皮,一个月时间里,折断了火柴棒八根。
这就是96后,祖国的接班人。靳涵以及很多身在方队的96后,在他们心中,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未来,他们必将成为强国之师的中流砥柱。
他们都是96后,都是英雄。不只是他们,还有许多平凡的96后,在我们各自平凡的人生中展示着自己的魅力。我们孝敬双亲,父母供我们读书不容易,我们只有以不懈的奋斗,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我们尊师爱友,老师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体贴关心老师是我们的义务。同学就像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互爱互助,共同进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瞧,这就是我们96后,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