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心得与感悟经典五篇

时间:2023-01-04 09:14:18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心得与感悟经典五篇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是国家的富强,政府的富强,同样也是人民的富强。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心得与感悟经典五篇。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心得与感悟经典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心得与感悟经典1

  有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国际劳动节之际,让我们向他们致敬!这期一共有三位主人公,他们在各自的岗位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毛胜利的顶尖技艺就是他的刷子功夫,手法干脆利落,稳准快实,连贯流畅,直如行云流水,绝无拖泥带水。湿润柔软的大纸张在焙面上平平整整,没有一个气泡,不出一条褶皱,不留一道刷痕,更不许有一点撕裂,毛胜利已经把自己的这把刷子练到了化境。

  孟剑锋从古法中参悟錾刻技艺将银箔化为白丝巾。这条白丝巾的特别在于没人能够将它抓起来,因为这条丝巾出自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錾刻技艺。

  所有功夫活儿都遵循一个原则:对文物的干预最小。这是铁律。他在不起眼的齿轮背后,会时而见到制钟匠人留下的标记。每一个搭扣、咬合、旋转,将动力精准地转换成演绎、音乐和走时等各种复杂的功能。在这座精密的机械宫殿里,王津隐隐感受着跨越时空的工匠对话。

  这些大国工匠,既平凡又杰出,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伟大,他们为社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让人折服其高潮技能和点赞其为人处事之功。

  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此刻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我们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心得与感悟经典2

  近段时间,央视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

  他们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他们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他们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他们没有耀眼的文凭,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孜孜以求,每日近乎苛刻般地磨练职业技能,力求达到完美和极致。八位大国工匠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离不开平时的踏实苦练。

  成就大国工匠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大国工匠称号是一种荣誉,反应出的却是一种精神,一种素养。这种精神和素养,正是当前社会最需要的——从小处说,是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基础;从大处说,是“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基石。

  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我们都应将大国工匠作为学习的榜样,脚踏实地、专注磨练业务本领,精益求精、专心干好本职工作,如此才能担当起肩上的重担、才能对得起同事信任、才能收获到人生成功。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心得与感悟经典3

  手指触摸测量如透视般精准,挑战数控机床下刀依然完美;自制改进工具数百件,加工精度逼近零公差;人民币人像雕刻顶尖高手,使刀成圣同样可换笔夺魁。工匠追求,艺无止境。

  哈尔滨电机厂为水电站生产核心设备,其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叫做弹性油箱,它的品质关系到整座水电站的安危。生产这样的关键设备,自然要靠顶级高手,这就是车工裴永斌。30年,裴永斌练就了一身绝技。不断进取是裴永斌成为顶级高手的最大诀窍。从1995年第一次接触弹性油箱加工开始,裴永斌就在不断突破各种技艺瓶颈。现在需要使用数控机床加工弹性油箱,裴永斌依然充满创新精神,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越来越接近完美。中国制造就在每一个工匠具体而微的自我超越中走向更高层次的中国创造。

  今天,歼15舰载机上,有近70%的标准件是方文墨所在的工厂生产的,那些担当大任的小零件,是方文墨和工友们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他们助力中国战机一飞冲天,惊艳世界。在全球军机发展背景下看待中国歼—15舰载战机,都堪称奇迹。

  苦练的积累成就了马荣炉火纯青的雕刻技艺。她的作品逐步应用在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5元和1元票面之上。不能在时代的发展面前逃避,更不能让人民币雕刻水平的国际声誉受损,这是马荣和同事们达成的共识。他们最终下定决心,从零开始。人们说,货币是国家的名片。它是一个国家技艺文化与艺术文化的融汇结晶。如今,马荣已经可以带着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凹版雕刻技艺成就,远涉重洋,为世界同行讲述中国工匠超越自己,融入世界技术浪潮的故事。

  一代代中国工匠在勤学苦练中成就自己的技艺,以中国制造来共同制造中国。同时以永不懈怠的跨越精神,超越自己,创新事业,既追随时代,也推进时代,以新意永续的中国创造来创造锐意进取的中国。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直走下去。在这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现在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心得与感悟经典4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是国家的富强,政府的富强,同样也是人民的富强。而《大国工匠》这部记录片,正好给我们诠释了国家富强的另外一面。

  在新的时代中,新时代的烙印下,父母们让孩子们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在潜意识中就绝对的认为,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人生才能出人头地。而这一的思想是绝大多数父母包括孩子本身都存在的,我不能说这一种思想的错误,却也不能认为它完全的正确。在大学生多如牛毛的这天,时代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不能仅仅靠着虚体经济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他们拥有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熬夜努力工作,努力创新的技术工人们。他们有的是大学生而更多的是一个不曾上过学,并没有什么出色学历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在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让国家能站在国际上,让周总理能在国际的舞台上昂首挺胸说:中国制造这四个大字。

  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刻苦专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给新时代的我们指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专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让我们忽略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拓展人生价值。所以我们一旦认定的事情,就要透过自己的努力追求着那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绝不言弃。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心得与感悟经典5

  纪录片中,“大国工匠”都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精湛的技艺和积极探求的精神,令人佩服。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德技双馨”。登榜的工匠人物中,最年长的86岁,最年轻的29岁。每一位当选者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传承者。

  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将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身上最普通的工作经验。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难度的焊接技术,不管反复看几次,都不禁让人感叹这究竟是技能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精神与工作,有时候就在这样的岁月里刻成了美美与共的极致。

  李万君:他的“一枪三焊”破解复兴号“腿脚”难题,一把焊枪铸就中国速度。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27项获得国家专利。他的“拽枪式右焊法”等3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0余万元。

  王树军,一个普通维修工,闯进国外高精尖设备维修的禁区,突破技术封锁,大胆改造进口生产线核心部件的设计缺陷,生产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功率低能耗发动机,让中国在重型柴油机领域和世界强者站在了同一条水平线。他是维修工,也是设计师,更像是永不屈服的斗士!临危请命,只为国之重器不能受制于人,中国工匠的风骨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29岁的陈行行告诉我们:一个人最大的自豪是,这个世界不必知道我是谁,但我参与的事业却惊艳了世界。国防军工,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身处其中的工匠们,都要无数次向技艺极限冲击。在新型数控加工领域,陈行行总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又是一个极限挑战,薄薄的壳体,将用在尖端武器装备上,50%的合格率,中国始终难以逾越。陈行行为此无数次修改编程、调整刀具、订正参数,变换走刀轨迹和装夹方式。他的努力,最终让产品合格率达到了100%。

  回望2018,中国奉献给世界太多的精彩和奇迹,在这当中,港珠澳大桥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被誉为桥梁界的珠峰,水上长城,整整15年的建设工期,创造了7项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桥以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美誉,让来自中国的超级大工程又一次被载入了史册。在这项震撼世界的工程背后,是三万多名中国建设者的智慧凝聚、集体攻坚。也许我们无法记住每一个人的面孔,但是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响亮的名字——中国工匠!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扩展人生价值。作为一名铁路建设者,我深刻的认识到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这种工匠精神,更要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推荐访问:中国梦 大国工匠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