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感悟范文4篇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就是理念,有什么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服务,从实际工作做起,沉下心认真做事,把人民群众当成亲人来对待,带着感情为群众服务,多为群众谋利益。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感悟范文4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感悟1
20__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的日子。从接受入党培训,在党旗下宣誓入党,到以党员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浓浓的“党味”一直伴随着党员干部,让他们在尝“鲜”中自我革命,在品“甜”中学习榜样,在嚼“辣”中查摆问题。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内教育是最“鲜”的党味,让党员干部在尝“鲜”中自我革命,筑牢理想信念。习近平曾指出:“主题教育就是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就是要在新中国成立__年的时候宣示下一个__年,我们将高举革命的旗帜,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小到个人,大到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任何时候都需要进行“自我革命”。开展党内集中性教育是党员干部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它就是一种清扫整理,就像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一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改进作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等问题,先后部署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每次“新鲜”的党内教育,都会使党员干部受到洗礼,认识不足,并作出改变,永葆共产党员的“鲜”。
从《榜样1》到《榜样4》,优秀共产党员是最“甜”的党味,让党员干部在品“甜”中学习榜样,争做合格党员。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每个人都要以榜样为标准,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找与榜样之间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做一名合格党员。支月英同志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__多年,深刻地诠释了执着和奉献;杜丽群同志参与艾滋病护理工作__多年,陪伴一个又一个患者走出恐惧,走过绝望,走向新生。赵忠贤同志__年磨一剑,铸就超导的强国梦;张富清同志__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一个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榜样,舍生取义,先人后己,在爱岗敬业、扶危济困、热衷公益等多方面发挥作用。他们是最“甜”的党味,激励着党员干部学先进、找差距,争做合格党员。
从“中央”到“地方”,民主生活会是最“辣”的党味,让党员干部在嚼“辣”中查摆问题,进而排毒治病。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方式。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法宝。民主生活会,不是工作总结会,更不是同事间的“茶话会”,要认真查摆问题,抓住要害有“辣味”,既要“红着脸”开展批评,又要“脸红着”照单全收问题、解决问题。“打开天窗说亮话”,把问题意见提出来、亮出来,才能对症下药、“排毒治病”。民主生活会嚼“辣”很痛苦,但“辣味”多一分,“病毒”才会少一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感悟2
主题党日是开展党内组织生活的重要平台,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依托,是锤炼党性、坚定信仰、改进作风、端正态度的综合途径。高质量的主题党日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开好主题党日,让广大党员过好党内政治生活,需要各基层党组织精心组织、细心谋划。从“学、访、讲、评”四个角度入手,抓实细节,推动主题党日常开常新。
系统“学”,占领思想阵地“制高点”。科学理论是我们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理论学习作为主题党日“必修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选题内容,在读原著基础上,围绕“党”字,结合党员们感兴趣的主题,立足当下基层工作热点,制定特色化学习内容;抓学习方法,把学原文和悟原理结合起来,要求广大党员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反复研读、深化总结,做到学得深、学得通、学得精;抓形式创新,采用专题讲座、集中研讨、线上云平台等方式,有效激发党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用情“访”,传递党群连心“正能量”。与不同身份党员建立紧密联系,把主题党日活动打造成广大党员的“初心联络站”。走访贫困党员,定期上门入户,多鼓励、多陪伴、多帮助,增强贫困党员生活信心,激发脱贫动力;家访老年党员,对于年龄大、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时常到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通过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的方式,把组织关怀落到实处、把党的温暖传到心里;“云访”流动党员,通过邮件、交流群等方式,及时发送每月主题党日的学习资料、活动内容,并请流动党员线上分享学习心得,从而加强与党组织的联系,真正做到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丰富“讲”,唱响爱党敬党“最强音”。结合“党课开讲啦”活动,打造有“声”主题党日,让党员可听、可懂、可信。地点要多样,依托党员活动室、远教文化广场、红色教育基地、扶贫生产车间、田间地头,进行党的政策宣传解读,用直观感受增强党员切身体会;内容要丰富,聚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题,收集优秀事迹、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语言要生动,围绕党史、新中国史,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讲故事、讲知识、讲体会,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从而教育广大党员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报党恩。
公正“评”,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采取“批评+表扬”双线方式,激励党员冲在前、敢担当。组织党员围绕主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党章党规,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的方式,从思想认识、干事创业、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查摆问题,针对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提高素质、改进自我。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现实表现,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通过公平公正表彰,树典型、立榜样,引导党员找差距、强素养、提能力,营造学先进、创一流的良好活动氛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感悟3
毛泽东曾说:“我常跟同志讲,你头上长‘角’没有?你们各位同志可以摸一摸。我看有些同志是长了‘角’的,有些同志长了‘角’但不那样尖锐,还有些同志根本没有长‘角’。我看,还是长两只‘角’好,因为这是合乎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有一条,叫做批评和自我批评。” 习近平也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要多用、常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
当前“七一”来临,基层党组织纷纷召开组织生活会,检视问题,重整行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是组织生活会开出高质量的保证,更是检验工作成效,进一步改进作风的“利器”。党员干部不妨趁此机会好好摸一摸自己头上,到底长没长这两个“角”?
突出“诚”与“公”,长好“批评”这个“角”。“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批评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风气,真诚的批评才能促进真诚的团结。因此,党员干部相互批评要突出“诚”,从关心爱护同志的角度真诚相待,不拐弯抹角、不隔靴搔痒,真正“亮”出问题,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在相互提醒中体现真情、真实、真意。批评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境界,公正的批评才能服众。因此,党员干部相互批评要带着一颗公心,坦诚相见,开展积极的、善意的、坦率的相互批评,不出于私心、不主观武断、不打击报复,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突出“勇”与“严”,长好“自我批评”这个“角”。自我批评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修养,党员干部当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开展自我批评,切忌避重就轻,轻描淡写,要敢于揭自己的短、亮自己的丑,紧扣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自我批评要彰显担当,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要以更严格的标准深刻剖析,不护短、不护疼,要敢于从思想和灵魂深处,分析原因、查找根源,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切勿“讳疾忌医”。
突出“真”与“实”,检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两个“角”。“行百里者半九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在于“改”,在于立查立改、即知即改、真改实改。党员干部对于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发现的问题要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信心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恒心持续和问题“较劲”,要防止说归说、做归做,只出题、不答题,批评过后问题依旧,以整改的实效检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成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感悟4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检视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锐利武器,保证高质量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召开组织生活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的效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组织生活会流于形式、质量不高,随便聊聊天、发发言、表表态,提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互相批评时当“老好人”,怕影响关系得罪人,别人的缺点问题即使看到了或者有什么意见想法也不敢在会上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通知》,在主题教育最后的“收官战”,各基层党组织要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检视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锐利武器,“唱”好“三部曲”,保证高质量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第一部曲:在“学习贯彻”上要做到举“纲”立“魂”补“钙”。
各基层党组织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前,要组织党员开展深入学习,举好学习教育的“纲”,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各级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上来;要立好党员干部的“魂”,始终立足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通过学习和强化,使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打牢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思想基础;要补好党员干部的“钙”,把学好学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同时深入学习党章和党内有关重要法规,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从根本上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
第二部曲:在“检视问题”上要做到把“脉”排“毒”治“病”。
党员干部要把准“脉”,重点检视3个方面问题,检视改读得读了没有、读了多少、有什么感悟;检视该改的改了没有、改了多少、是否改到位;检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够不够、好不好。对检视到的问题病灶,要一条一条反思,一项一项解剖,一个一个校对,要秉持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自觉,敢于正视问题,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自我解剖,要排“毒”治“病”,对症下药,将查摆出来的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毒瘤”清理干净,举一反三,在“清除毒素、割除毒瘤”,深入整改上下大功夫,要“祛病根”、要精准施策、见真招、动真格、求实效,把问题清单变成效果清单,确保治到“病”。
第三部曲:在“民主评议”上要做到定“标”求“真”抓“实”。
民主评议像是一场提高自我的一次考试,但不同的是找缺点才是这场“考试”的真正的得分重点。要定“标”,做到有“度”,既不能“过”,形成“越位”,又不能“不及”,使评议“不到位”用假话、空话、套话来糊弄,冠冕堂皇,花拳绣腿,蜻蜓点水,图形式、走过场、和稀泥;要求“真”,敢于讲真话,联系党员个人思想以及工作生活等实际表现,敢于指出问题,真正做到共勉,让评议党员的过程成为相互教育、相互警醒、共同提高的过程;要抓“实”,摒弃“老好人”思想,敢于揭短亮丑,坚持实事求是,对成绩和优点不夸大,不粉饰,对缺点和不足也不遮掩、不回避,真正帮助党员明确定位、找准坐标,查不足,补短板,树立起党员的先锋形象。
提。不仅影响了党内政治生态,更损害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开好组织生活会,发挥其功效,就要走好“三步棋”。
第一步——要敢于“揭短亮丑”、勇于“刀刃向内”。组织生活会是为了坚定党性、端正党风、严肃党纪,增进党内团结,拉近党群关系,唯有勇于讲“真”,不走过场,不搞形式,透入骨髓里,深入灵魂里才能有实际意义,让人民群众满意。会前认真组织,会上认真诚恳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摆问题,会后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切忌“形式化”“走过场”,杜绝看不到问题、甚至不想找问题的情况,瞄准靶心提,带着问题提,让组织生活会真正能“红脸”、能“出汗”。
第二步——找准问题,必须从主观上端正态度。召开组织生活会,查摆问题,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问题是“靶子”,找准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才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才能取得真效。党员领导干部查找自身问题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绝不能以工作问题代替“四风”问题、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以共性问题代替具体问题,避实就虚,敷衍应付。批评他人也绝不能“不痛不痒”,绕着弯子怕得罪人,而是要本着帮助同志、促进团结的原则,既不扣“帽子”、揪“辫子”、打“板子”,也不往后躲,而是实事求是,开门见山、开诚布公地给他人提意见、讲问题,推心置腹交换意见,真正把“病根”找准。
第三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要深挖病源、对症下药,建立整改台账,明确“疗程期”,开好“药方子”。涉及个人的,要“原汁原味”地向本人反馈。作为党员干部,要对号入座,敢于担责。凡是属实和基本属实的,要主动“认账”、逐一检查,不上推下卸,不转移目标,对照“说明书”按时“服药”,切实防止问题整改虎头蛇尾、草草收兵,切实让人民群众看到整改的诚意和效果。
只有让每个党员都能“红红脸、出出汗”,跳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温柔陷阱”,才能让他们改正缺点、弥补不足、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