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4篇

时间:2023-07-25 13:50:06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概括中华文明的特质及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化和文明连续体在世界上独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4篇,供大家参考。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4篇

关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概括中华文明的特质及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化和文明连续体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这种连续稳定性和完整性本身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他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是总书记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历史及其价值的精辟论述。我们得知,地球诞生于45亿年前,这颗伟大的星球孕育了许多伟大的生命群体,其中最伟大的是人类。中国是地球上最早出现人类的地区之一,其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200多万年前,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距今10多万年前,现代人遗存在我国发现。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中国旧石器文化富有特色,连续发展,自成体系。中国人类起源的考古发现很多,且成序列,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支系。所以苏秉琦先生说,中国文化是有近200万年传统的土著文化,相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通过区内、外诸考古学文化的交汇、撞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不断地组合、重组,得到不断更新,萌发出蓬勃生机,并最终殊途同归,趋于融合。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同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苏秉琦先生将中国历史的基本国情概括为四句话: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张光直先生也指出,在文明起源上若干西方的一般法则不适用于中国,中国的形态很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转进的主要形态,而西方的形态实在是个例外,因此社会科学里面自西方经验而来的一般法则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他将中国的形态叫做“连续性”的形态,而将西方的叫做“破裂性”的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这给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入到新时代提出了新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虽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重要成绩,但还有许多历史之谜尚未破解。其中一些是考古学本身遇到的问题,或者说是考古学的局限。考古发掘提取的信息都是过去历史并不完整的信息,考古发掘过程中也还有不少信息未被考古工作者发现和认识。换言之,通过考古工作提取古代信息的能力还有限。比如说夏朝的文字,就中国文字起源与发展而言,甲骨文显然不是最早的文字,在它之前应该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文字应该是有一定的载体的,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对于夏朝文字的发现与研究还只是处在初步阶段,对一些相当于夏朝时期的遗址出土可能是文字的刻划符号的认识也还只是在探索阶段,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夏文化考古学研究的深入。

  要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就要有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并将其运用于田野考古第一现场,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因之,当今考古学无论是田野发掘还是实验室分析检测和学术研究,都需要多学科的合作,需要大量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手段,如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袁靖先生曾从数字考古、年代测定、古DNA研究、同位素研究、有机残留物分析、环境考古、人骨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冶金考古、陶瓷科技考古、玉石器科技考古等12个领域阐述科技考古助力考古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考古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比如,从测定年代、确定考古学文化分期和期、段的绝对年代延伸到环境与生业,探讨先民当时生存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单纯的人骨鉴定延伸到认识人的骨骼形态特征、体质状况和食物结构,探讨人类自身和社会的进化过程;从对出土器物的分类排队深入到对石器、陶器、金属器的质地和制作工艺的探讨,进而研究手工业的发展状况,考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等等。科技考古已经全方位融入考古学研究中,如动物考古把形态学、统计学、年代学、同位素分析、DNA分析和古代文献研究等方法融合到一起,围绕具体目标,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在完成动物遗存定性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动物到生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特定的角度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赞赏探源工程取得的重要成就,他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对考古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2020年16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办的“文明起源研究相关问题讨论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对话和融合,促进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在这次会议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同时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执行专家组组长之一的王巍先生(另一位专家组组长是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xx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提出考古发现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八条新标准,包括:1、史前农业发展,产生社会分化;2、手工业显著进步,专业化程度加剧;3、人口增加,大聚落出现;4、社会贫富、贵贱分化日益严重;5、形成了以某些特殊的珍稀或高技术含量的器具;6、社会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7、都邑与族邑形成,出现血缘与地缘相结合的城市;8、暴力与战争较为普遍,形成王权管理的国家。这些标准是多年来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是中国考古学考察我们自身文明化进程所得出的结论,是对世界文明起源研究的重大贡献,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在中国的考古工作中,广大考古工作者深入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途径与方式,研究中华文明的基因特征。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研究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与发展研究,都是基于中国的考古学实践,运用中国的材料研究中国的问题。诚然,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肯定要与世界上的文明古国进行对比研究,要探讨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也走出国门,到国外开展田野考古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今后开展国际考古学研究,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xx作为长江中游的核心地区,有着辉煌的古代文化,建国以来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绩。洞庭湖西北岸的津市虎爪山遗址发现了xx最早的距今五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自此以后,以澧阳平原为中心的湘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一直有人类活动,留下了较为完整的考古遗存。通过多年的工作,已初步建立起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澧水类群的考古学文化序列。与此同时,以沅水中上游为中心的xx地区也存在着一支旧石器文化——潕水类群。这两支文化区系类型构成xx两大旧石器文化类群,并奠定了xx史前文化的两大历史传统。xx新石器时代文化群星璀璨:道县玉蟾岩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具有人工干预痕迹的水稻和中国最早之一的陶器;澧县八十垱遗址是中国最早环壕聚落之一,这里距今八千多年前就已经从事水稻栽培;洪江高庙的印纹白陶引发中国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澧县城头山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城;澧县鸡叫城出土了中国最早最完整的超大型木构建筑基础……

  通过这些年xx地区开展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工作结果表明,xx澧阳平原是南方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中国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彭头山、八十垱、杉龙岗等遗址出土了兼具粳稻和籼稻特征的早期栽培稻,距今9000—7500年。城头山发现了中国目前最早之一的水稻田,距今6500年。其次,澧阳平原是南方史前文化的传播扩散中心。澧阳平原古老的农业文化传统影响了南中国文化的进程,它还是印纹白陶的起源与传播中心,白陶的扩散与传播见证了以澧阳平原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向外的影响力。第三,澧阳平原为中华文明曙光的策源地之一,这里在新石器早期环壕聚落的基础上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城。由环壕聚落—城壕聚落—城壕聚落集群的变化发展,演绎了早期国家文明化的重大进程。xx澧阳平原的史前文化不仅广泛地参与了中国文明化的进程,还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与和谐共生的模式,呈现了稻米文明形态与东亚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基因密码。山前平原、水、稻米、人与社群的相互依存与演化,是这一地区作为文化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真实表达。

  这些年,我们在鸡叫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也取得了重要收获。收获之一是发现了距今4700年前的大型木构建筑。该建筑的主体面阔5间7室,外围有廊道,室内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加上廊道总面积为630平方米左右。主体建筑为开挖基槽后垫长木板以作基础,木板上立柱。木柱上有斜穿孔。考古专家认为这是中国考古百年的首次发现,建筑专家认为这是一种过去历史上未曾见过的具有珍稀性的建筑形态,千载难逢。收获之二是揭露出体量巨大的谷糠堆积。其中一片为80平方米,平均厚度0.15米。通过单位体积的谷糠密度并结合现代水稻加工的调查结果,初步推算出这些谷糠堆积所代表的稻谷重量约为2.2万公斤。收获之三是发现了距今4500年前后的水稻田。鸡叫城由距今8000多年前的彭头山文化的普通居住点发展为环壕聚落,然后发展为城壕聚落及聚落集群,一直延续至距今3800多年前的肖家屋脊文化时期,显示其具有跨越时间和文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具有极强的内在凝聚力。在这里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进行工作的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生态多样性的澧阳平原鸡叫城聚落群依靠自身稻作农业经济的支撑,以土地、农业、人口为要素,完整演进了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全过程。如果说古国是一种文明形态,那鸡叫城就是从自身泥土和稻田里生长出来的农业文明——这正是多元一体早期中国文明产生的主要途径与方式,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赓续不绝的奥秘所在,也是史前xx对于中华文明起源所做的突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xx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来的成果,已经成为地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头山遗址已经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对外开放,接待八方游客,让公众在古城遗址的参观体验中感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知中华文化所具有的超强持久性和凝聚力。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也建成了小型遗址公园,通过环境整治,文物陈列馆建设等使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地保护与展示。澧阳平原还列入了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片区。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已经惠及人民群众,正为文化强国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2

  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奋斗培育的鲜明品格。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推进反腐败斗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探索出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有效途径。党通过前所未有的反腐倡廉斗争,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

  十年磨一剑,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构建起党全面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格局,健全了党中央统一领导、各级党委统筹指挥、纪委监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高效协同、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的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从治标入手,把治本寓于治标之中,让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增量、削减存量。扎紧防治腐败的制度笼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和反腐败法律体系,增强制度刚性。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成效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经验弥足珍贵,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深化。

  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腐败的顽固性和危害性绝不能低估。腐败是党内各种不良因素长期积累、持续发酵的体现,反腐败就是同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病原体作斗争。这种斗争极其复杂、极其艰难,容不得丝毫退让妥协。必须清醒认识到,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必须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坚定,坚决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以党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三个环节的割裂,必须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要加强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统筹推进各领域反腐败斗争,坚决把增量遏制住、把存量清除掉。从源头着手,完善管权治吏的体制机制,更加常态化、长效化地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深化党和国家监督体制改革,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工作融合,强化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有效性,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要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反腐败斗争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主动接受党内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以自我革命精神坚决防止“灯下黑”。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忠诚坚定、无私无畏,始终以党性立身,秉公执纪、谨慎用权,敢于善于斗争,真正做到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作出应有贡献。

关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3

  20xx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如果要用几个关键字来串起四季耕耘的步子,我会用“趁、蹭、乘”。“趁”便是趁热打铁,但凡党中央最新发布的政策都要“趁热”学习,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强本领长本事;“蹭”便是蹭上热点,各地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的务实举措和工作亮点要及时掌握,提炼有推广价值的内容,促改革助发展;“乘”便是乘势而上,当工作进入良好势头,就要保持状态,努力克服各种干扰和困难,实现“锦上添花”。

  趁热打铁,铸成学习“金钥匙”。学习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当前我们正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新局面、新情况、新问题,惟有学习掌握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才能实现开新局、走好新征程。党中央不断在各领域为我们谋划新蓝图、定下推动发展的新政策,我们便要趁着热度,用打铁的干劲去学习,铸成学习的“金钥匙”,开启工作的新门道、走上工作的新路径。最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就是热气腾腾的智慧“熔炉”,学习全会精神,领悟党的百年伟大成就和重要历史经验,我们就能掌握开启未来的“金钥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开启一把把难题之锁,打开一道道困难之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胜利。

  蹭上热点,得来工作“金点子”。工作往往要借鉴他人的好方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各地落实的过程中,总有因为主观和客观原因、地理和资源不同而出现进度和快慢不一的情况,但工作中的“金点子”会不断涌现,成功的经验会不断书写。我们便要蹭上先进地区的热点,盯着看、追着瞧,对标学、打表干,用他山之石,磨出自家之玉。今年以来,各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实现新发展,有的地方以党建引领,有的实现文旅推动,有的走绿色生态道路,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局面。更多正在热切筹谋发展的脱贫村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其“金点子”,定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走出乡村振兴的繁荣局面。

  乘势而上,赢得事业“锦上花”。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庆祝大会上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党和人民用百年奋斗造就的历史大势,是亿万中国人民民心所趋,有改革开放40余年积累的雄厚经济基础,更有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所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此时不乘势而上更待何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各行各业当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乘着“十四五”良好开局之势,信心百倍地激情奋斗、再创辉煌,一幅接一幅把党描绘的蓝图变成现实,则一定能赢得2022年事业“锦上花”,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关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心得体会篇4

  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奋斗培育的鲜明品格。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推进反腐败斗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探索出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有效途径。党通过前所未有的反腐倡廉斗争,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

  十年磨一剑,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构建起党全面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格局,健全了党中央统一领导、各级党委统筹指挥、纪委监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高效协同、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的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从治标入手,把治本寓于治标之中,让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增量、削减存量。扎紧防治腐败的制度笼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和反腐败法律体系,增强制度刚性。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成效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经验弥足珍贵,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深化。

  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腐败的顽固性和危害性绝不能低估。腐败是党内各种不良因素长期积累、持续发酵的体现,反腐败就是同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病原体作斗争。这种斗争极其复杂、极其艰难,容不得丝毫退让妥协。必须清醒认识到,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必须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坚定,坚决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以党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三个环节的割裂,必须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要加强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统筹推进各领域反腐败斗争,坚决把增量遏制住、把存量清除掉。从源头着手,完善管权治吏的体制机制,更加常态化、长效化地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深化党和国家监督体制改革,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工作融合,强化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有效性,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要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反腐败斗争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主动接受党内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以自我革命精神坚决防止“灯下黑”。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忠诚坚定、无私无畏,始终以党性立身,秉公执纪、谨慎用权,敢于善于斗争,真正做到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作出应有贡献。

推荐访问:中共中央政治局 心得体会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