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参观“抗大书屋”心得体会我们到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培训,接受革命教育洗礼。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胶东抗大“峥嵘岁月烽火摇篮”“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轻干部参观“抗大书屋”心得体会4篇,供大家参考。
年轻干部参观“抗大书屋”心得体会篇1
我们到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培训,接受革命教育洗礼。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胶东抗大“峥嵘岁月烽火摇篮”“忠诚信仰勇于担当”“薪火相传众志成城”等六大单元展室。大家认真聆听讲解,用心观看珍贵史料和专题纪录片,重温了胶东抗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中所获得的历史功绩,亲身感受了“熔炉中锤炼,斗争中学习”的抗大精神。
在基地参观时,一本伪装本《共产党宣言》引起我的注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反动当局查禁革命、进步书刊,将书刊封面伪装、掩盖其内容。借用《通俗白话尺牍》伪装,内容包含7个序言和《共产党宣言》全文。据讲解员介绍,该书由当时胶东抗大校长蔡正国的儿子蔡小东捐赠。据了解,当年革命读物稀缺,纸张油墨匮乏,早期的许多刊物都是学员们手写出来的,到了后期才有了印刷机。让我感受到了这饱经岁月沧桑,历经战火洗礼的胶东抗大,以忠贞不渝的坚定信仰,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成为胶东大地上矗立起的不朽丰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优良的革命传统,以昂扬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好地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为“靓丽蛇窝泊”建设再立新功。
年轻干部参观“抗大书屋”心得体会篇2
参观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了解到抗日军政大学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的解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一所培养抗日英雄和革命干部的学校,它代表着那个特殊时期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参观抗日军政大学,我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庄严与壮烈。在这个地方,曾经有一批杰出的抗日英雄,他们不仅以身作则,坚定不移地投身于抗战事业,还教育培养了一批忠诚、有骨气的抗日革命军政干部,他们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在这个地方,我看到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了解了抗战的艰辛,感受到那段时期人们的热血和拼搏。这是对抗战岁月的回顾和缅怀,更是对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的致敬。
参观抗日军政大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抗战精神的传承。在这里我们可以汲取力量,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那种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今后,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为构建一个和谐、富强的社会而努力。同时,也要铭记那段历史,向那些无私奉献的先烈致敬,让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为我们树立榜样,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年轻干部参观“抗大书屋”心得体会篇3
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用700多件文物展品、珍贵的历史照片、丰富的图表和体验道具向我们展示了胶东抗日军政大学的历史。
抗大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是一部记录无数共产党人锻造钢铁意志、培养顽强作风、练就过硬素质、英勇战斗的历史。一幅幅照片、一幕幕惟妙惟肖的雕塑、一件件革命先烈的珍贵遗物,我仿佛身临其境,重新回到了那个战火连天、军民团结的抗战岁月,深深为抗日军政大学当年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而由衷感佩。
通过参观,我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百折不挠、克艰除难的精神和牢记宗旨、不懈追求的高尚情操。正是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勇于与敌人斗争的精神,才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后工作中,我会以先烈为榜样,努力继承和发扬胶东抗大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训,立足本职,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最大的贡献。
年轻干部参观“抗大书屋”心得体会篇4
走进抗大精神教育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洪国治的教学场景,当时的他因繁劳工作积病成疾,生病后却依旧坚持站在讲台上,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带着沉重的心情继续往里走,我们观看专题片、参观作战兵器、瞻仰荣誉勋章,了解了“抗大”战士们为取得革命胜利做出的伟大贡献,正因为战士们的殊死搏斗换来的革命胜利,才带来了我们如今安稳幸福的生活。
参观结束,我认识到我们能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多么的不容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走近群众,当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在生活上我会提高自我修养,端正自己的态度,珍惜现在生活的点滴,发扬“抗大”精神。“斯人已逝,其志永存;唯有传之,方可遗世”,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将牢记初心和使命,走好新时代青年的“抗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