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论文优秀当前我国公民的信息安全规范化保护缺乏完善的法律支撑,应当建立单独的统一的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规与制度,健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处罚机制,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安全论文优秀3篇,供大家参考。
信息安全论文优秀篇1
当前我国公民的信息安全规范化保护缺乏完善的法律支撑,应当建立单独的统一的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规与制度,健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处罚机制,包括宪法、刑事、民事和行政保护。依法追究违法违规人员的法律责任,促进个人信息的使用者自律,国家应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创建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大数据应用与个人信息安全的结合梳理出更为清晰的制度规范,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数据安全模式。
对于违反相关信息保护规定的,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惩处力度,加强对其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问责。可责令其限期整改,对违规人员采取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禁止有关责任人员从事网络服务业务等行政处罚,同时可将违法记录记入社会诚信档案。
随着实践中不断出现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问题,我国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也加大了立法保护和司法、执法方面的保护力度,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在不断的完善,法治层面的保障是提升公民信息安全的最有力的保证。
信息安全论文优秀篇2
1、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
2、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在大数据时代的探讨
3、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
4、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5、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设计
6、网络安全信息关联分析技术的运用与问题阐述
7、美国网络安全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及其启示
8、基于威胁传播的多节点网络安全态势量化评估方法
9、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10、信息化网络安全的建设与防护技术分析
11、空间信息网络安全协议综述
12、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13、基于并行约简的网络安全态势要素提取方法
14、欧盟NIS指令研究对我国网络安全保障实施的启示
15、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16、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17、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探讨
18、基于攻防行为树的网络安全态势分析
19、美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20、以色列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其治理
21、大国网络竞争与中国网络安全战略选择
22、计算机网络安全探究
23、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网络安全投资策略分析
24、美国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25、美韩网络安全制度化合作及发展态势
26、“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政府网站网络安全的思考
27、多源网络安全日志数据融合与可视分析方法研究
28、网络安全国际合作的障碍与中国作为
29、基于本体的网络安全个性化搜索引擎模型设计
30、基于国家政治安全的网络政治传播自由与规制分析
31、网络安全威胁防范策略
32、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理解和建议
33、英美网络安全审查机制及其启示
34、不同议题下的中美网络安全关系:合作、竞争与冲突
35、浅谈网络安全与信息保密
36、移动运营商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架构分析与探索
37、论网络安全战略与国家网络主权
38、从美军网络战略看美国网络安全的军事保障
39、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
40、基于SDN架构的网络安全方法研究
41、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态势与展望
42、以网络安全为基础建设网络强国
43、美国网络安全审查机制研究
44、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45、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漏洞与防范措施分析
46、网络安全挑战及技术与管理制衡
47、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安全和舆情的管控策略探索
48、基于地理位置的网络安全可视化研究与应用
49、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50、新常态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有效应对
信息安全论文优秀篇3
[论文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快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方面。人类的生产生活依赖于网络,新世纪的教育更应该离不开网络。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引起人类社会生活及生产的历史性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安全问题。由于网络自身存在的缺陷,网络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新的入侵攻击手段的出现,网络安全技术手段也不断涌现,这对于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本论文就当前计算机信息安全教育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计算机网络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了安全解决策略。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人类生活已经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诸多领域都有着网络的痕迹,而目前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网络。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程度的高低对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网络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在进行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在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加大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的投入,这是确保信息安全的关键。
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是指防止信息被故意或偶然的非法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识别、控制等[4]。所以,强化网络的信息安全,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才能使信息更加持续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目前学校网络教育中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尽管全球信息化正在飞速发展,但信息在网络上也面临着随时被窃取、篡改和伪造的危险,这就对保障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多挑战。因此,我们在校园环境中也要认识到,现在学生上网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虚拟的网络环境在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例如计算机病毒、黑*攻击等现象。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那么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就会走向误区。下面将针对网络教育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做简单论述:
1、对信息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加强学校信息安全教育,不仅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同其他国家争夺人才的需要。目前很多学校未能意识到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信息安全体系中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能够熟练运用常用的工具和必要手段进行安全故障的排查等等[5]。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尽量避免学生自身违法犯罪的发生,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供保障。
2、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
目前很多学校对于如何将信息安全教育正规、科学的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有些学校甚至只对个别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关的信息安全教育课程,普及面非常狭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知识体系的了解相当缺乏。为了全面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我们不能仅仅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及信息安全教育,还要将这项教育推广到非计算机专业,这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3、对学校信息安全教育采用的方法不当
很多学校所采用的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比较落后,依旧沿用老方法,跟不上当今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脱离了实际。大部分的教材只局限于理论的讲述,而忽视了对信息安全技能方面的培养,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信息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主要信息安全问题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和对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传输,某些偶然的或恶意的因素都有可能对数据造成破坏、泄露、丢失或更改。以下内容主要是论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本身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1、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指一些意外事故,例如服务器突然断电等;人为因素是指人为的入侵和破坏,这种情况危害性大且隐藏性较强。
2、 无意的损坏,例如系统管理员安全配置不当而造成的安全漏洞,有些用户安全意识不强、口令选择不慎、将自己账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他人共享资源等带来的安全问题。
3、有意的破坏,例如黑*利用网络软件设计时产生的漏洞和“后门”对电脑系统的非法恶意攻击,从而使处于网络覆盖范围的电脑系统遭到非法入侵者的攻击,有些敏感数据就有可能被泄露或修改,这种破坏主要来自于黑*。
4、网络黑*和计算机病毒是造成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网络黑*和计算机病毒的出现给计算机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解决此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牢固树立计算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积极地预防黑*的攻击和计算机病毒的侵入[4]。而病毒则以预防为主,主要是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三、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1、加强计算机防火墙的建设
所谓计算机防火墙是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成、在内网和外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入侵,能够保护计算机系统不受任何来自“本地”或“远程”病毒的危害,向计算机系统提供双向保护,也防止“本地”系统内的病毒向网络或其他介质扩散[2]。
2、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
2.1从技术上保障可行的资源保护和网络访问安全,主要包括网络身份认证,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御病毒等。如加密技术,它是电子商务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是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的一种技术。
2.2详细了解当前存在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攻击手段,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2.3要从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人员、外来人员方面切实做好保密工作,要有严格的岗位考核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经常培训,以便从物理上断绝对网络安全的威胁。
2.4用户本身方面,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个人隐私及与财产有关的相关信息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轻易告知他人。
2.5要对网络外部运行环境(温度、湿度、烟尘)进行不定期的检测、检查和维修,提供一个良好、畅通的外界环境。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安全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向前发展。同样,我们也面临着新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运用新的防护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不能仅靠硬件设备(杀毒软件、防火墙、漏洞检测)等的防护,还应意识到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计算机是安全保护的对象,但执行保护的主体是人,只有树立人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才有可能防微杜渐,同时还要不断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创新,从而使网络信息能安全可靠地为广大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 叶炳煜。浅论计算机网络安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03)。
[2] 阎慧。防火墙原理与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3] 张红旗。信息网络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4] 袁家政。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5] 田屹。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教育技术中心,20xx.
推荐访问:信息安全 优秀 论文 信息安全论文优秀范文 信息安全论文优秀题目 信息安全论文优秀范文大全 信息安全论文8000字 信息安全论文题目大全 信息安全论文总结 关于信息安全的论文1500字 信息安全的毕业论文 信息安全技术论文